2022届天津市河西区高三二模(总复习质量调查二)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6790字。
2022届天津市河西区高三二模(总复习质量调查二)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2.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西方绘画的“再现”理念,强调艺术家对世界需认真观察并加以逼真模仿。早期的中国绘画同样要求画家必须身临其境地( )自然,写实主义成为画家们( )的目标,客观描述的画法也获得长足发展。到了北宋,中国山水画在达成客观再现自然的高峰之后,画家开始以注重表达内在旨趣为中心。
明代,西方的写实画法随着传教士进入中国。当时中国不注重空间营造的绘画,被西方画家评价为“不像是活的”;而在中国主流画家眼里,西方绘画的笔法怪异而( ),只是一种奇技淫巧。然而,主流画坛之外的画家却对西洋画法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受到西洋透视法的启发,从中发现描绘空间的新方式,并( )宋画的写实传统,尝试着在创作中将两者结合起来。例如,明代园林绘画具有一种特殊风格,这种风格既非复古,亦非西化。它由两种画法融合而成:一是宋画的写实传统,一是西方的再现技法。
1. 依填入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A. 体悟 孜孜以求 繁琐 回溯
B. 体验 孜孜以求 烦琐 回顾
C. 体验 梦寐以求 繁琐 回顾
D. 体悟 梦寐以求 烦琐 回溯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中国山水画在达到客观再现自然的高峰之后,画家开始注重表达内在旨趣。
B. 中国山水画达到客观再现自然的高峰,之后,画家开始注重表达内在旨趣。
C. 在中国山水画完成客观再现自然的高峰之后,画家开始以表达内在旨趣为中心。
D. 中国山水画登上客观再现自然的高峰,之后,画家开始表达内在旨趣这一中心。
【答案】1. A 2.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
体悟:体会;领悟。体验: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亲身经历。语境是强调早期的中国绘画要求画家身临其境地在自然中间感悟,应选“体悟”。
梦寐以求:睡梦中都在追求,形容愿望非常迫切。孜孜以求:不知疲倦地探求。此处强调的不是愿望迫切,而是画家们不知疲倦地探求客观画法的技巧,才能达成“客观描述的画法也获得长足发展”的效果,故而选“孜孜以求”。
繁琐:指繁重的杂事,形容繁杂琐碎。烦琐:繁杂琐碎。根据语境,此处形容绘画笔法,应该是“繁”而非“烦”,即繁笔过多而显得杂乱琐碎,故选“繁琐”。
回顾:①回过头来看;②回忆检讨过去发生的或所经历的事。回溯:上溯;向上推导;向内推导。此处搭配“宋画的写实传统”,可见并不只是回头看和检视之意,而应该“向内推导”其技巧,故选“回溯”。
3.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建筑的特征》作者梁思成,建筑学家,曾主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微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
B. 《拿来主义》选自鲁迅的杂文集《且介亭杂文》,文中大量运用比喻论证阐述观点。
C.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代表作品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龙须沟》。
D. 《谏逐客书》作者李斯,入秦为客卿。秦王嬴政下令驱逐在秦的六国客卿,李斯做此书劝谏,但没有被采纳。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从一朵晶莹、素洁的雪花开始,从一声纯净、温暖的童声开始,从一株昂扬、葱绿的春芽开始,2022年北京冬奥会来到了我们身边。北京冬奥的背后,凝结着无数参与者的心血汗水。他们之中,有一位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为北京冬奥记录着、见证着、歌哭着,她就是长篇纪实文学《中国冬奥》(人民文学出版社2022年1月出版)作者孙晶岩。
孙晶岩从2017年中国申办冬奥成功开始,历时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