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实验学校2021学年高三第二学期月考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1670字。
2021学年高三第二学期月考(3.17)
语文试卷
(总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一 积累应用 10分
1. 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_____,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况《劝学》)
(2)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_______。(屈原《________》)
(3)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以“可怜白发生”与雄奇壮阔的梦境对比,写梦醒后悲凉冷酷的现实处境,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以同样手法写同样情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题答案】
【答案】 ①. 吾尝跂而望矣 ②. 虽九死其犹未悔 ③. 离骚 ④. 惟觉时之枕席 ⑤. 失向来之烟霞
2. 按要求选择。
(1)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同学们在家积极参与线上学习,对联社的同学引名联以共勉,其中最恰当的一联是( )
A. 虽有此不乐,既来之则安之。
B. 厚性情,薄嗜欲;直心思,曲文章。
C. 天下奇观看尽,不如书卷好;世间滋味尝来,无过菜根香。
D. 门前莫约频来客,座上同观未见书。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大楼”不能取代“大师”,这是目前大家谈得比较多的,我想补充的是,“学问”不等于“精神”,。学校办得好不好,除了,还得看。。过去常说“教书育人”,不是没道理的。
①这所大学教师及学生的精神状态
②好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有明显的精神印记
③办大学,必须有超越技术层面的考虑
④可以量化的论文、专利、获奖等
A. ③①②④ B. ④②③① C. ③②④① D. ③④①②
【2~3题答案】
二 阅读 70分
(一)(16分)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文学的个人经验与“他者”
格非
①什么是“他者”?学理论肯定知道胡塞尔的现象学,以及所谓的“现象学的还原”。“他者”是一个哲学概念,但是我不打算从哲学史给大家描述从康德到胡塞尔,到尼采,到海德格尔这整个过程。我想跟大家举一些非常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什么是“他者”。
②大家都经常照镜子,镜子本身反映的是客观的,但我们在照镜子的时候,看到的图像是主观的,是自我与它“合谋”的,是欲望化的产物。心理学早就做过研究,很多人喜欢镜子不喜欢照片,因为照片更接近于真实。“他者”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我们在照片里看到的那个自己。
③写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处理经验时如何发现“他者”。如果你在作品中没有勇气面对“他者”,那你作品永远是在制造一种甜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