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本体回归的呼唤——生本课堂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5/29 22:48:49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600字。
生命本体回归的呼唤——生本课堂
嘉善中专        姜海荣
21世纪是人的生命凸显的时代,人们已强烈地意识到:20世纪虽然是个物质文明和科学技术极其进步的世纪,但同时也是一个人失去自我、失去精神家园,伦为理性工具的一个世纪。随着人类生命意识的凸显,教育观必将完成从机械论到生命论的转化。机械论教育观将人的教育按照机器的生产方式标准化、成批量地进行,强迫所有儿童接受同样的文化知识模式。生命论教育观特别重视个体生命的健康成长,特别是个体生命在其整体和谐发展基础上的精神性生命的成长;这种教育观把个体生命质量的提升视作社会发展的动力和社会发展的标识所在,因此,生命论教育观关注个体生命潜能的实现、生命需要的健康满足;尊重个体生命的多样性、独特性;强调学生在他自己的教育中的积极主动作用;目标是使每个人都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以便为自己生命所在其中的社会进步作出贡献。现代社会上述两大特征呼唤课堂从无“人”的、与学生生命相脱节或相悖的、对学生的发展起着制约作用的格局中走出来,向“以人为本”的、踏着学生生命的节拍、和着学生生命的律动、并促进学生的生命健康发展的方向转型,即由师本走进生本。
课程改革的《纲要》要求课堂面向生本。
    “人”和“人的发展”已成为21世纪教育改革的关键词。这儿的“人”,指的是完整的人,是个别的、具体的、全面的、活生生的人;“人的发展”亦是指人的全面的整体性的生成。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对培养目标作了调整,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多元并重的价值取向,鲜明地昭示着新课程由单纯注重传授知识向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的功能转变,昭示着我们的培养目标不是认知体,而是生命体。课堂如何促进学生生命体的健康成长,已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迫切议题。 
    进入21世纪,知识的更新速度和传播方式比以往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都必将导致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组织、教育方式的变革。
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同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中等应用型专门人才和劳动者。语文是职业高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