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070字。
开源增量,练出作文新天地
——作文训练之路探究
江苏省侯集高级中学 陈红松
我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已经十余年,其中最感到困惑和无奈的就是作文教学,它也是目前语文教学中最能体现“少、慢、差、费”弊端的,学生经常戏称“辛辛苦苦十几年,逐渐回到学龄前”。学生普遍认为写不写都一样,甚至有时候写了还不如不写。于是学生的热情和兴趣都渐渐投入到其它能迅速提高成绩的学科中去了,对作文不重视乃至躲避。
当今高度发达的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主要体现在素质和潜力方面,而语言表达是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随着新课标、新教材的实施与运用,作文教学也将迎来一场新的革命。
静心反思我的作文教学,虽尽心尽力却换不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分析起来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写作训练没有系统性,东一榔头西一棒,让学生无所适从。
2.评改不及时,无法与学生进行当面的讨论探究,对他们进行有效地点拨指导。
3.缺少读书和知识的积累,等米下锅。
为了扭转这种被动的局面,我在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收到了明显的效果,整理出相关方法与大家一起探讨。
一、立足课堂主阵地,进行课课即时训练
本学期我大胆打破了正常的45分钟课堂教学,把它分成了两块:前二十分钟进行作文训练,后二十五分钟进行正常的课堂教学。
1.作文训练又分为两项训练。
先进行“品读美文”环节,按顺序每天一位学生事先准备好一篇800—1000字的精美时文,并准备简短的推荐语,上课时声情并茂地读出来,其他同学听完后在周记上写200字左右的赏析或者感悟文字,然后全班自由交流,由老师或其他同学作出点评。然后进行“片段作文”环节,由教师每天准备一个话题,每周确立一个训练点,学生当堂写一段文字,然后自由发言,由教师进行针对性评点,进行即时反馈。
“品读美文”环节意在把学生的听说读写四种能力训练和文章积累、鉴赏能力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由准备同学的声情并茂地读开端,学生在读中训练读和听的能力,学会美读,学会听中迅速把握要点,然后在写中主要训练赏析或者感悟能力。在第一次训练时应讲清训练要求和训练目的:赏析主要包括鉴赏文章的语言、表达技巧、构思、主题和内容,要求学生运用总分结构完成语段,意在提高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鉴赏的能力;感悟侧重于联系自身、社会、生活、自然抒发所感,意在培养学生形成独立、真实、深刻的思想。
“片段作文”环节意在改变作文教学的无序的现状,从一个片段入手,切实有效地训练并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选材上我侧重从“感悟人生”“感悟社会”“感悟生活”“感悟自然”四大类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