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评促改,学会作文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260字。
以评促改 学会作文
纵观近几年我校中考语文成绩,与省市重点学校的均分有一段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是作文得分较低。去除卷面、字迹因素,我认为,大部分学生在作文中所立之意、所选之材、所遣之辞显得粗糙单调、呆板乏味,影响了得分。我们的作文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其特点表现在学生思路呆板,写法单一,较少出现新颖别致、让人眼前一亮的优秀作品。作为主导者的中学老师在作文各种环节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人文素养的提高,使学生长期处于一种被动写作状态,学生缺乏主观创造力,从而导致作文教学质量不高。为了尽快更新观念,寻求对策,尽力扭转这种局面,站在初中语文教学层面上,为素质教育更深入地发展作出自己的实践努力,我特定设计了老师的调查问卷和学生的调查问卷,进行此项调查研究工作。
从调查问卷中得知老师们为了追求升学率,往往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没有真正重视作文教学,没有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发散性的启迪和训练。而在教学中语文老师经常面对的尴尬是:辛辛苦苦批改的作文,学生只关注分数——作文的结果,对于产生结果的原因并不关心。学生看完评语后把作文或塞入抽屉了事或束之高阁于不顾。学生最烦修改作文,也不知从何修改,最多改改病句、错字什么的。教师通篇逐字逐句地批改,也只能改一时之文、一篇之文,而学生则只会吃“鱼”却不会“渔”。学生对作文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写作态度存在问题,抄袭现象较严重,缺少足够的课外阅读。《语文课程标准》对7---9年级的学生写作评改提出的要求是:“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怎样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自悟自省中评改作文、提高作文能力呢?为此,我进行了为期一个学期的实践,实践证明:应该从“评”入手;领悟方法,从“评”中获得;以评学改;评改互动,学会作文。
如何让学生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钟里较好地对作文进行修改呢?我设计了一堂有关文章语言的实验课。我把这堂课分为两部分:一、通过感受学生的范文,让学生把握住语言的三个层次,得出标准,并通过具体举例深入分析如何在自己的写作中达到标准。二、运用标准修改作文。即第一部分为评,第二部分为改。
评,即评议、品论;改,即改正、变更。对于作文,学生关注的是教师的评价,羡慕教师有评改学生作文的权利。因而投其所好,让学生也来当“老师”评价“学生”的作文。身份角色的变化触发学生作为一名“老师”的光荣感和责任感。激发学生的直接学习动机,适合初一学生那种喜新好奇的心理。因而以学生评价作文作为突破口容易激活学习状态,让学生自觉自愿地进入角色。
一、 领悟方法,从“评”中获得
学生评改作文是一个自省自悟的过程。因而设计必要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实践中自己悟出方法、找出不足、定下目标是十分有意义的。
1、在本堂课中我先出示学生的优作,让学生充当“小老师”,指出“学生”作文的优点及自己评价的原因、方法,让学生自己从实践中获知:老师评改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