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2022年高考语文下学期期初模拟评估卷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3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3/3 21:30:1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5题,约8610字。

  上海市2022年高考语文下学期期初模拟评估卷4
  一  积累运用  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悠悠我心。(曹操《短歌行》)
  (3)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4)《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香草做比喻说明自己遭贬是因为品德高尚。
  2.按要求选择。(5分)
  (1)小方同学想搜集一些古人名言来指导自己待人接物,以下选项中不合适的一项是(2分)
  A.敬人者人恒敬之,恶人者人恒恶之。
  B.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C.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D.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3分)
  知识就如同棋子一样,它必须借助于思想的头脑才能生动起来,在整个棋盘上获得生命,从而发挥创造性。               也就是说,被知识充斥的文化散文必然“多实塞而少空灵”,必然使作品失了较强的文学性和艺术性。
  ①然而,当前的许多中国散文家或对此理解不够,或缺乏思想的穿透力
  ②还有,知识的过于堆积和充塞,使得文化散文密不透风,缺乏灵动与活力
  ③这样的散文当然难有长久的生命力
  ④知识也颇似木材,它只有在思想之火的点燃下方能产生光与热
  ⑤所以,他们往往费尽心思地旁征博引,却难以有深刻的思想风骨
  A.④②①③⑤ B.④①⑤③②
  C.①④②⑤③ D.①⑤③④②
  二  阅读  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
  意义的生产与再生产
  南帆
  ①通常的观念之中,谎言不道德。然而,文学话语允许虚构——一个巨大的特权。这首先表明,文学话语并未承诺人们即将读到的是一份真实的记录,譬如新闻报道或者历史档案文献。按照流行的观点,文学是想象飞翔。作家的叙事如同魔术家开始挥舞手杖:空荡荡的舞台上,几个人物突如其来地出现,一场战争已经打响……然而,这些想象有什么意义?
  ②这些想象即是一种意义生产。意义生产是相对于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