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9270字,
2006年高考模拟考试
语 文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33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蹊跷(qī) 温馨(xīn) 热忱(chén) 别出机杼(zhù)
B.恫吓(xià) 胚胎(pēi) 鳜鱼(guì) 蹉跎岁月(cuō)
C.悲恸(tòng) 角色(jiǎo) 假期(qī) 犯而不校(jiào)
D.黝黑(yǒu) 耆老(qí) 鞭笞(chī) 涸辙之鲋(chè)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感慨 谩骂 度假 娇揉造作
B. 玷辱 缀学 诀窍 明火执仗
C. 沧桑 盘踞 贻误 嘘寒问暖
D.幅射 伎俩 债券 越俎代庖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由于地方保护主义作怪,有些地方的管理部门对工厂排污问题采取听之任之的做法,导致很多小工厂直接把污水排放到河里,造成了极大的污染。
B. 英超米德尔斯堡队一路爆冷,杀入今年的欧洲联盟杯决赛,不料却在决赛中以0:4惨败于塞维利亚队脚下,虽说功败垂成,但也创造了俱乐部历史上的最好成绩。
C. 我们要为青年人创造宽松的环境,鼓励他们大胆尝试,敢当出头鸟,这样才能使他们尽快成长起来。
D.交管部门在黄金周期间将加大管理力度,对超载或有其它违规现象的营运客车,将予以严肃查处。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拥有同样的阳光、空气、水份以及一切有益的东西的幼苗,未必都能长成参天大树。同样的道理,人的成长归根到底与客观环境并无必然的联系。
B.《林海雪原》、《沙家浜》等一批“红色经典”被翻拍成电视剧后,无论是故事情节还是人物形象都被改得面目全非,很多观众纷纷对此表示非常不理解。
C.正如“西部大开发”给西部带来发展机遇一样,自从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方针以来,使东北这块土地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D.“勇气”号、“机遇”号火星车的登陆成功,标志着对太空的人类探索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人类面临抗生素危机
1940年青霉素开始用于临床,几十年来,它挽救了数以万计的生命,使人类平均寿命从40 岁提高到了65岁。青霉素的“功绩”可谓抗生素为人类社会所做贡献的缩影。
抗生素是指治疗细菌、真菌或立克次氏体感染的药物。这类药物是从细菌或霉菌中分离出来的,或者是人工合成的,它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抑制感染,如抑制细胞壁合成,激活一系列溶解细胞壁的酶,增加细胞膜通透性,干扰蛋白质合成或者核酸合成等。
但是,在抗生素投入使用至今的60多年间,很多细菌对抗生素产生了严重的耐药性,有的甚至产生了多重耐药性,这些耐药细菌毒力很强,而大多数高效抗生素又战胜不了。许多可怕的毁灭性新生或再生性传染疾病正在世界各个角落出现,如20世纪50年代在欧美就发生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这种感染根快席卷全球,有5000万人被感染,50多万人死亡。
各国学者研究发现——耐药菌的出现是人类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直接后果,并且细菌产生耐药性的速度远远快于人类新药开发的速度,如不遏止,人类将进入“后抗生素时代”,即回到抗生素发现之前人们面对细菌性感染束手无策的黑暗时代。
中国是世界上滥用抗生素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在国际范围内的调查显示,住院患者使用抗生素的约占30%,而我国却占80%—90%,其中使用广谱抗生素或联合使用两种以上抗生素的占58%,就连门诊感冒患者都有75%使用抗生素,大大超过了已经很不正常的国际平均水平。这造成了我国的细菌耐药性问题尤为突出。我国临床分离的一些细菌对某些药物的耐药性已居世界首位。喹诺酮类抗生素进入我国仅20多年,可其耐药率已经达到60%—70%。上海人群感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中,80%已经产生了对青霉素G的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