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过关检测卷(一)
- 资源简介:
约6900字。
七年级语文(上)单元过关检测卷(一)
第一、二单元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题 号 一
(60分) 二
(10分) 三
(50分) 总分
(120分)
得 分
一、阅读理解(60分)
(一)现代文(27分)
浇 花(13分)
张丽君
①阳台上的双色杜鹃开花了,终日里,妖娆的红色与雅洁的白色争艳,静静的阳台显得喧嚷起来。
②妈妈提来喷壶,哼着歌儿给花浇水。她在看花儿的时候,眼里漾着笑,她相信花儿们能读懂她这份好感,她还相信花儿会在她的笑容里开的更欢——她用清水、微笑和歌声来浇花。
③儿子也学着妈妈的样子,拎了喷壶来给花儿浇水——呵呵,小小一个男孩子,竟也如此懂得怜香!
④一天,妈妈仔细端详她的花儿,发现植株旁侧生着几株杂草。她笑了,在心理对那杂草说:“几天没搭理你们,偷偷长这么高了?想跟我的杜鹃抢春光,你们的资质查了点!”这样想着,俯下身子,拔除了那杂草。
⑤儿子回到家来,兴冲冲的拎了喷壶,又要给花儿浇水。等他跑到阳台上,却忍不住哭叫起来:“妈妈,妈妈,我的花儿哪里去了?”
⑥听到哭闹,妈妈一愣,心想莫非杜鹃插翅飞走了?待她跑来,却发现杜鹃举着笑脸,开得好好的。妈妈于是说:“儿子,这花儿不是在这儿吗?”|
⑦儿子哭得更厉害了:“呜呜……那是你的花儿!我的花儿没有了!”妈妈见儿子绝望地指着原先长草的地方,顿时就明白了。说:“儿子,那哪儿是花呀?那是草,是妨碍花儿生长的草!妈妈把她拔掉了。”不想儿子却说:“我天天浇我的花儿,它都开了两朵了!呜呜……”
⑧妈妈疑惑地把那几株草从垃圾桶里翻捡出来,发现那蔫蔫的叫不上来的植物确实开着两朵比叶片颜色稍浅的绿色小花儿。妈妈心想:原来这样不起眼的植物在孩子心中也是花儿,我怎么没有意识到呢?她的心温柔的动了一下,俯下身子抱起孩子。
⑨“对不起,妈妈不该拔掉你的花儿。儿子,你真可爱!妈妈要替这两朵小小的花儿好好谢谢你,谢谢你眼里有他们,谢谢你一直为它们浇水;妈妈还要替妈妈的花儿谢谢你,因为你在为你的花儿浇水的时候,妈妈的花儿也沾了光!“
⑩后来,妈妈惊讶的发现,这个世界上被忽略的花儿的真多!柳树把自己的花儿编成一个个结实的绿色小穗,杨树用褐色的花儿模拟虫子逗人,狗尾草的花儿就是毛茸茸的一条“狗尾”,连蒺藜都顶着柔软精致的小花儿于春风逗弄……上帝爱他的花园,大概,他也会用清水、微笑和歌声来浇花吧?并且,他会和孩子一样,不会忽略掉哪怕是最不起眼的一株植物的一株浅笑……
1.请用简洁的语言在下面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2分)
杜鹃花开了,妈妈和儿子为“花儿”浇水→( )→( )→妈妈发现世界上被她忽略的花儿可真多
2.联系上下文,请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花儿”的不同含义。(4分)
①妈妈还要替妈妈的花儿谢谢你,因为你在为你的花儿浇水的时候,妈妈的花儿也沾了光!
②后来,妈妈惊讶地发现,这个世界上被忽略的花儿可真多!
3.按照要求赏析词句。(4分)
①阳台上的双色杜鹃开花了,终日里,妖娆的红色与雅洁的白色争艳,静静的阳台显得喧嚷起来。(品析加点的词语)
②待她跑来,发现杜鹃举着笑脸,开得好好的。(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4.读一读下列链接材料,结合本文,说一说本文最后一段中妈妈的“发现”的含义与《苔》这首诗的含义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3分)
链接:那位锦衣玉食、风流倜傥的清代大才子袁枚,绝对不会想到,三百年后,自己的一首小诗会意外爆红,借助移动互联网制造了一个文化沸点。“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报道说,这首诗之所以被刷屏,起因于不久前央视《经典咏流传》播出的一期节目。节目中,乡村教师梁俊和贵州大山里的孩子一起表演了小诗《苔》,孩子们朴质的天籁之声感染了无数人。
开在心里的橘子花(14分)
徐光惠
①周日的清晨,穿上运动装前往郊外的南山。山风徐徐,吹拂着脸庞。突然,隐隐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我四处张望,并没有看见有花啊。我循着花香一路寻去,转过一座小山坡,顿觉眼前一亮,满眼缤纷,这里竟是一片翠绿的橘林。
②小小的橘子花缀满枝头,金黄的花蕊一团团,一簇簇,挤挤挨挨,肆意绽放,像调皮可爱的小精灵。真香啊!它静静的开着,不张扬,不喧哗,自然开放在荒郊僻野。一阵风吹过,几朵小花飘落于掌心,花瓣虽已渐渐枯落,却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