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760个字。
浅谈课改中三大走样的语文教学行为
姓名:沈登水 工作单位:双流县大林初级中学
从事专业:教学管理、初中语文 拟晋升职称:中教一级
摘要:教师教学常规检查中发现,一些语文教师的教学工作有背课程改革精神,出现教学行为的走样:平时教学,强调基础,忽视学生主体;公开课教学,过分强调活动形式,忽视双基训练;滥用鼓励性语言,一味讨好学生。教师应学习和领悟课程改革精髓,切实转变教学行为。
关键词:走样;语文教学行为;忽视学生主体;忽视基础与技能;滥用鼓励性语言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的推进,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很大转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初步的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但由于对课程改革理念认识、理解不到位,也出现了一些偏颇之处。我单就语文学科谈一些看法。
一、平时教学:强调知识本位,忽视学生主体
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两个最重要的环节。本次课改的突出特点是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公民,响亮的提出了“为学习而设计教学”、“为学生发展而教学”。但就一些教师的平时教学操作情况来看,仍不容乐观。
1、教学设计重知识,轻活动
“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应该精心做好教学设计,为“课堂活动化”做准备,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就我校检查而言,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查资料,翻参考,非常辛苦,但很多教师只停留在知识点的把握上,很少考虑师生、生生交往互动过程,特别是学生的活动。如果不精心设计活动过程,除了少数基本功相当扎实的教师外,我们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