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改中三大走样的语文教学行为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5/17 10:53:12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760个字。
浅谈课改中三大走样的语文教学行为
姓名:沈登水                  工作单位:双流县大林初级中学 
从事专业:教学管理、初中语文  拟晋升职称:中教一级 
摘要:教师教学常规检查中发现,一些语文教师的教学工作有背课程改革精神,出现教学行为的走样:平时教学,强调基础,忽视学生主体;公开课教学,过分强调活动形式,忽视双基训练;滥用鼓励性语言,一味讨好学生。教师应学习和领悟课程改革精髓,切实转变教学行为。
关键词:走样;语文教学行为;忽视学生主体;忽视基础与技能;滥用鼓励性语言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的推进,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很大转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初步的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但由于对课程改革理念认识、理解不到位,也出现了一些偏颇之处。我单就语文学科谈一些看法。
一、平时教学:强调知识本位,忽视学生主体
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两个最重要的环节。本次课改的突出特点是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公民,响亮的提出了“为学习而设计教学”、“为学生发展而教学”。但就一些教师的平时教学操作情况来看,仍不容乐观。
1、教学设计重知识,轻活动
“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应该精心做好教学设计,为“课堂活动化”做准备,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就我校检查而言,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查资料,翻参考,非常辛苦,但很多教师只停留在知识点的把握上,很少考虑师生、生生交往互动过程,特别是学生的活动。如果不精心设计活动过程,除了少数基本功相当扎实的教师外,我们很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