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注爱心 尊重学生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时下提倡“教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体会最深的是: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真心热爱学生,才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确实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br>
深入了解学生,掌握学生思想的“脉搏”,弄清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个别差异,是班主任实施组织、教育和指导的前提,更是爱护、尊重学生的体现。<br>
首先,班主任要养成善于捕捉、耐心观察并认真分析学生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的习惯;通过和学生本人谈心,向家长、任课教师及同学了解,从中掌握和发现学生的思想动向;平时班上放一个日记本,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上面随时写出自己的肺腑之言……通过各种渠道,运用多种方法了解学生。不断积累资料,进行分析、综合,真正做到对每一个学生了如指掌,然后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一般都能取得较好的效果。<br>
其次,要研究现阶段青少年思想发展的时代特点。针对独生子女倍受呵护,“唯我独尊”、“我行我素”,缺乏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的情况,经常以主题班会的形式开展多种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战胜困难的勇气,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开拓进取、自强自立。对于青少年思维敏捷,接受信息快,肯学习,但缺乏社会生活阅历和经验,辨别是非的能力比较弱,容易产生一些偏激或消极、错误的观点。对此班主任要从实际出发认真地分析研究,采取有效的对策。比如,发现有学生上网吧,先了解清楚哪些人去了,去了几次,每次玩多长时间,迷恋到何种程度,然后有针对性地给学生申明利害。学生一旦明白网吧的环境不太适合中学生,对他们有不好的影响,就会自觉克制自己把精力放到学习上。然后再取得家长的配合,平时让学生尽量不谈这方面的事,多看有意义的书,多做有意义的事。经过一段时间,连学生自己也觉得泡在那地方没意思。根据学生喜爱新奇、勇于探索、好动好问、兴趣不稳定等特点,通过生动活泼、丰富多采的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努力培养其较强的自制能力和高尚的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