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金山区金山中学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语文试卷(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沪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5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0/6/30 15:52:1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0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6930字。

  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满分:150分
  考生注意:
  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卷前,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水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正面清楚地填写姓名、考试号。所有涂点用2B铅笔。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在每一题的答题区域内答题。
  一 积累应用 10分
  1.按要求填空。
  (1)鹫翎金仆姑,__________(卢纶《塞下曲》)
  (2)__________,断桥头卖鱼人散。(马致远《寿阳曲__________》)
  (3)杜甫《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与妻子相聚的期许。
  【答案】    (1). 燕尾绣蝥弧    (2). 落花水香茅舍晚    (3). 远浦帆归    (4). 何时倚虚幌    (5). 双照泪痕干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解题时必须注意语意的提醒,从理解内容方面入手,不要死记硬背。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蝥”“弧”“茅”“浦”“幌”。
  【点睛】考生默写名句名篇时,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一时回忆不起来(背诵不出);二是顺序错乱,张冠李戴;三是书写错漏。因此,答题时要沉着认真,要善于借助出处和引导句去回忆,万一一时记不起来,可以先放一放,不要急躁,做完其他题后可能又会突然记起来。答完题一定要反复默念,包括引导句在内,进行“全程回放”,这样,语序不当和书写错漏的问题一般都可以被发现并纠正。
  2.按要求选择。
  (1)在运动会的动员大会上,班长强调大家一定要团结一致。下列句子与其意相符的一项是(       )。
  A.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B.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
  C.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D.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文学鉴赏是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性阅读。它与一般的求知性阅读、实用性阅读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尽管文学作品中也含有丰富的知识信息内容
  ②但其主要功能不是实现教育或认识目的
  ③不像阅读教科书、理论著作、产品说明书等那样主要以获取知识或满足实际用途为目的
  ④而是给读者带来美的愉悦和享受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①②④    D.③②④①
  【答案】    (1). B    (2). C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语言表达得体:一要思索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说什么好,说什么不好;怎样说有分寸,怎样说没有分寸;怎样说效果好,怎样说效果不好。二要考虑说话人的地位、身份、文化素养、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更要考虑听话人的诸多情况三要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做到有的放矢、准确得体、恰到好处。
  A项,“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的意思是:那些轻易发出诺言的,必定很少能够兑现的,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势必遭受很多困难。前半句话教育我们不要轻易许诺,只要许了诺就要认真践行,不要失去了信义;后半句教育我们不要轻视我们所遇到的事情或者对手,否则我们肯定会在做这件事的过程
  二 阅读 70分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自然与雕琢
  ①所谓自然之美,是指作品清新而无雕琢气。
  ②汤惠休论谢灵运与颜延年曰:“‘谢诗如荚蓉出水,颜诗如错彩镂金’颜终身病之。”又《南史》载:“颜之问鲍照,与谢灵运优劣。照曰:‘谢公诗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君诗如铺锦列秀,亦雕绘满眼’。延年终身病之。”
  ③雕琢章句是六朝文学创作的普遍趋向,钟嶸针对时弊,提倡艺术表现上的“自然英旨”。钟嶸认为,当时创作违反“自然”的艺术表现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不良倾向,一是用事用典,一是宫商声病。这里要谈的是关于用事用典如何有损于自然美的问题。
  ④刘宋直至齐梁,写文章作诗盛行用典故,甚至发展到把一个人腹内装典故的多寡视为学问多少深浅的标志。为了矫正时弊,钟嶸提出“直寻”的主张,要求诗人到现实生活中观察社会,摄取创作的资料营养。
  ⑤“直寻”说出了艺术美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