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教案5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一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2/6 2:21: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70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劝学》教案<br>
《荀子》<br>
<br>
教学目的及要求:<br>
1、  理解6个词语的含义,掌握2个词的义项。<br>
2、  了解荀况是关于学习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br>
3、  理解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br>
4、  使学生基本做到当堂成诵。<br>
教学重点及难点:<br>
1、  比喻论证的方法及比喻间的内在联系。<br>
2、  对文章进行文理分析,帮助学生背诵。<br>
教学方法:<br>
本文的可读性很强,易于成诵,宜采用诵读教法。诵读要多次进行,一次比一次要求更高;开始照课本朗读,要求字音无误,节奏鲜明,读得顺畅;继此再读,要求在粗知大意的基础上能大体成诵;最后,经过分析的思考,要求领悟文章的基本内容,达到熟练地背诵全文。<br>
为使诵读收到实效,首先要启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自觉诵读的要求,其次,指导学生理解文意,做到当堂成诵,最后,教师示范背诵。<br>
教学时数:2课时<br>
教具准备:<br>
第一教时<br>
一、提问检查预习情况<br>
(1)古时候我国有“嫦娥奔月”的故事,这只是一种幻想,而现在人们利用飞船却真的可以登上月球。请你从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这种情况。(“善假于物”)<br>
(2)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今日记一事,明日悟一理,久而成学。”这说的是学习的道理,在这篇课文中有哪些话讲的也是这个道理?(“积土成山……金石可镂”。)<br>
追问: 段话的关键是哪个字?(“积”)<br>
提示:学习必须日积月累,才能有成,我们在初一时学过《乐羊子妻》,文中将学习比喻成什么?(“织布”)要积累就必须用心专一。<br>
二、正音,然后齐读全文。<br>
三、作者简介<br>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时人尊称为荀卿,后因避汉宣帝刘询的讳而改称孙聊。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在齐国稷下(今山东临淄西北)任祭酒(官名);后去楚国,春申君用他为兰陵(今山东枣庄市东南)令,晚年定居该地,从事著述。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著有《荀子》现存32篇。<br>
荀子在哲学上对古代唯物主义有所发展,(1)他反对天命,鬼神迷信之说,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死”的著名论断,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