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杨村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3790字。
2020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 文 试卷
第I卷(选择题 共36分)
一、(15分)
1.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进化论在文明睡眼惺忪(sōng)之际敲响晨钟,传统价值应(yìng)声龟裂,因果报应验出新义,宗教的威严大受质疑,知识界也有人唾弃说教和生命卑微的唏嘘(xīxū),一心经营个人的技艺,遁迹自娱。
B. 在诗人以先知自许、诗学篡(chuàn)夺宗教的意义上,写诗是一种渎(dú)圣行为;而诗歌语言的暧(ài)昧性喻示着人的多重性和虚无飘缈,这样,写诗又成了备受限制的尘世灵魂的自我观照与救赎。
C. 脚夫们挑的挑,掮(qián)的掮,胡诌(zhōu)着乡间小调,叽叽喳喳地上了船,等着解缆起篙。有的嫌无聊,便去一边磕(kè)瓜子,有的开了和尚赐的斋佛果盒,却拈出一柱香来,揣摩着个中的意思。
D. 待更阑人静,许先生蹑手蹑脚地取来一杳(dá)泛黄的信纸,尔后在窗前坐定,时而托腮冥想,时而捋(luō)着两撇胡子,似有所得,却极少下笔,这样一直持续到晨光熹微。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诗,推而广之还有一切文学艺术作品,在其所具有的诸般品格中,十分重要的一条,便是对生活的 的打量。诗人的目光仿佛具有点石成金的本领,生活中许多琐碎、平淡甚至枯燥的事物,经过它的抚摸,便产生了丰富的意味,放射出难以言传的美感。美无所不在,
只有到风景名胜、外域异乡或者遭遇某个惊人的事件,才能够拨动审美的心弦。凭窗远眺,秋日蔚蓝的天空,悠然飘落的几片黄叶,对面阳台上一只雪白慵懒的猫,母亲在厨房烹饪家常菜的姿态,都让人感到可亲可恋。这些美,如同空气和阳光一样,是一种取之不尽的资源,但汲取、享用的程度,却因人的审美 的不同而差异极大。
A. 独树一帜 除非 禀赋 B. 独树一帜 并非 秉性
C. 别具一格 并非 禀赋 D. 别具一格 除非 秉性
3.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欧洲一体化不是金瓯无缺的,但欧盟的改革还没有真正起步,尚未取得成效,英国就“说了再见”。
②《永乐大典》纂修后未能付之刊印,仅被抄写一部存于皇宫深院中,嘉靖末年虽抄写了副本,但正本却杳如黄鹤,不知踪迹。
③为了破解乡镇企业发展的难题,有关部门组织经济学专家和企业界人士参加座谈,有人提到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根本出路在于深化改革。
④上海作为一个现代化的国际都市,以其独特的城市个性、品位和文化内涵,为世人展现出了卓尔不群的风格与魅力。
⑤相比新生儿父母被推销电话轰炸的不厌其烦,艾滋患者更加窘迫,一位感染者表示:“那些推销的人准确掌握了我们的信息,这让我们很害怕。”
⑥他似乎有一种超常的直觉,能够捕捉到事物最饱满、辉煌的瞬间,在这个稍纵即逝的瞬间,他书写生命的绽放,也由此体会生命的快意。
A.①②⑤ B.②③⑥ C. ③④⑥ D.①④⑤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们要利用好现有津冀、津唐两个合作项目的公司,建立互动协调机制,并全方位拓宽两地港口企业战略合作领域和机制。
B. 乡村是人类寻找并建造的第一个家园,而这个家园人一住就是五千多年,人们在此繁衍生息,差不多孕育了人类的全部文化。
C. 春晚凝聚着全球华人追求团圆幸福的美好愿望,对全球华人的文化身份认同具有重要影响,已成为全球华人情感寄托的重要载体。
D. 在21世纪人类文明的大家园中,虽然各国历史、文化、制度各异,但都应该彼此和谐相处,互尊互鉴,摒弃一切傲慢和偏见。唯有如此,各国才能共同发展、共享繁荣。
5.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古代有“月相纪日法”,指用“朔、望、既望、晦”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纪日。“正月晦日巷死”中,“晦日”,是指正月初一。
②《柳河东集》《聊斋志异》《范文正公文集》《李太白全集》《稼轩长短句》《王右丞集》的命名方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