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北京一零一学校七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教师版)
- 资源简介:
约9230个字。
【2018-2019北京一零一学校七年级上期中】
考生须知 1.本次试卷共分为六部分,20道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试卷共3张(6页),答题纸1张(2页),作文纸1张(2页)。
3.试卷答案请填写在答题纸上,并正确填写所在班级、学号、姓名。
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纸和作文纸上交。
【字】
一、基础•运用(共41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8分)
(1)着落( ) (2)莅临( ) (3)一霎( ) (4)确凿()
(5)倜傥( ) (6)啄食( ) (7)姊妹( ) (8)咄咄逗人()
【参考答案】
(1)zhuó (2)lì (3)shà (4)záo (5)tì (6)zhuó (7)zǐ (8)duō
2.根据拼音写汉字。(8分)
(1)感kǎi( ) (2)ào秘( ) (3) jiàn赏( ) (4)云xiāo( )
(5)憔cuì( ) (6)分qí( ) (7)人声dǐng沸( ) (8)yóu然而生( )
【参考答案】
(1)慨(2)奥(3)鉴(4)霄(5)悴(6)歧(7)鼎(8)油
【句——修辞】
3.对下面修辞方法的判断或作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理解: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赶趟儿”赋予了树们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百花竞相开放,一派繁花似锦的景象,富有情趣,也体现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
B.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理解:这句话兼用“比喻”和“拟人”,将春天比作“小姑娘”。春天渐渐长大,变成“花
枝招展的”小姑娘。她亭亭玉立,落落大方,“笑着,走着”,着实招人喜爱。
C.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理解: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矮松顶着雪的形象,模拟成“日本看护妇”,生
动形象地表现了雪后矮松清新可爱的形态,使矮松有了活力。
D.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理解: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油蛉”“蟋蟀”人格化,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百
草园充满生机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百草园的喜爱之情。
【参考答案】
C,解析: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传统文化——对联】
4.根据下面文字的内容和表达需要,在横线处填写下联,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贴春联是中国人过年时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人们通常在除夕这天,将写好的春联贴于门上。春联的字数可多可少,但上下联必须构成对仗,如四言联“春安夏泰,秋稔冬祥”,六言联“冬尽梅花点点,”。春联寓意言祥,言简意赅,深爱人们喜爱。
A.万户栖柳依依B.千家喜气洋洋
C.春回爆竹声声D.春日微风缕缕
【参考答案】
C,解析:平仄相合,ACD可以,词性相对,“尽”对“回”
【文学常识】
5.选出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 (2分)
A.《济南的冬天》—现代—舒庆春B.《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白居易
C.《世说新语)—南朝宋—刘义庆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现代—鲁迅
【参考答案】
B,解析:《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作者是李白
【基础综合】
6.在七上语文学习过程中,很多同学认识了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对他很感兴趣。请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6)题(共11分)
曹孟德在文坛上是天才,在政坛上是英雄。
行军途中,他徘徊在碣石山上,随口吟咏出了“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样豪迈的诗句,诗人和大海的形象在诗句中重叠了!瑰丽雄奇的艺术想象包裹着诗人企盼统一天下的直白的雄心,《①》就这么径直地走进中国诗歌的殿堂,占据了一席之地。
曹公与其他汉代文人的文学成就不能混为一谈。汉儒们辞藻铺张、文采飞扬,而曹操好
像是与这种风气做了个②别,他的作品总是吐露出仿徨、苦痛的气息,但又总是饱含朴素赤诚的希望。他的眼里弥望的是“生民百遗一”,他心里贮存的是“人生几何”“去日苦多”。与同时代作品风格③的曹公诗作,开创建安文学一脉,让已经走向绮靡的中国文脉得以断骨再续。
(1)根据上下文,请在①处填上一首诗歌的题目。《》(1分)
(2)给加点字注音和对画横线的字笔顺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徘徊huái 贮存zhù “再”的第四笔是竖
B.徘徊huí 贮存zhù “再”的第四笔是横
C.徘徊huái 贮存chǔ “再”的第四笔是横
D. 徘徊huí 贮存chǔ “再”的第四笔是竖
【参考答案】
A
(3)结合语境,在文中②和③处填入的汉字和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决截然不同
B.诀殊途同归
C.决殊途同归
D. 诀截然不同
【参考答案】
D
(4)下面书法作品的内容都是曹操的诗歌,以下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作品属于行书,行云流水,娟秀清丽。
B.【乙】作品属于楷书,端直方正,一气呵成。
C.【丙】作品属于隶书,扁平匀称,一波三折。
D.【丁】作品属于草书,笔画连绵,狂放不羁。
【参考答案】
C,解析【甲】是草书,判断错误,【乙】是楷书,一气呵成不能形容楷书,【丁】是行书,判断错误。
(5)曹操和长子曹丕、三子曹植合称“三曹”。同学们以“三曹”为主人公,编写了一出独幕剧。下面是曹操和儿子曹植的一段对话,这段台词中画线词语使用不当的是()(2分)
曹植:父亲大人,您操劳国事,百忙之中还不忘垂问(A)孩儿文章功课,儿不胜感激。今日奉上拙作(B)《洛神赋》,请父亲大人赐教(C),孩儿企盼聆听高见。
曹操:文中仙子行踪缥缈,顾盼生辉。子健文采斐然,可喜可贺。不过,家父(D)认为,用清新刚健的文风反映乱世现状,似乎更为务实。
【参考答案】
D,解析:家父是对别人说自己的父亲,自己不能自称家父。
(6)“曹孟德在文坛上是天才,在政治上是英雄”作为文段的总起句,表达欠妥,请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