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1400字,共25题
2006年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学校高三毕业班联考(一)
语 文 试 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 1 至 6 页。第Ⅱ卷 7 至 12 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42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或答题纸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案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或写在答题纸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考试结束后,考生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梦呓 友谊 谥号 抑扬顿挫 自怨自艾
B.股肱 女红 供给 鞠躬尽瘁 攻城略地
C.思量 测量 量力 不可估量 量时度力
D.反扑 讣告 朴实 前仆后继 赴汤蹈火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擎肘 口头禅 张皇失措 水至清则无鱼
B.福分 吊书袋 鞭辟入理 迅雷不及掩耳
C.慰籍 阻击手 虚与委蛇 口惠而实不至
D.融资 执牛耳 钟灵毓秀 事实胜于雄辩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得天独厚的旅游 ,成为都灵冬奥会商业运作的一大卖点。
②有了窗子,我们在屋子里就能和自然接触, 去找光明、换空气,光明和空气会来找我们,窗子成了我们的物质生活 精神生活的所在。
③他那 的叙述使我入了神,仿佛跟着他进入硝烟弥漫、炮火连天的的战场。
A.景致 不必/甚至 惟妙惟肖
B.景观 未必/甚至 惟妙惟肖
C.景致 未必/乃至 绘声绘色
D.景观 不必/乃至 绘声绘色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1921年12月,鲁迅先生写成了著名的短篇小说《阿Q正传》(被译为几十种文字,国内外传播),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作品。
B.登黄花岗、谒中山陵、临避云寺,在这些堪称国民党人“圣地”的地方,国民党大陆参访团的成员激动不已:两岸同根同源,荣辱与共,相连着隔不断的骨肉深情。
C.目前中国足球人才短缺,竞争机制难以完善,个别队员恃才无恐,出现了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与收入的增长不成正比的怪现象。
D.具有二千五百多年历史的古城苏州荟萃了江南园林的精华,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等无不以流光溢彩的风姿为中外游人所倾倒。
二、(18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文后完成5—7小题。
美美与共 费孝通
前几年,我提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设想,这是我的心愿。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并不容易,比如当今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历史上大多遭受过西方殖民主义的欺凌,这些国家的民众,由于受一种被扭曲的心理的影响,容易产生两种截然相反的倾向:一种是妄自菲薄,盲目崇拜西方;一种是闭关排外,甚至极端仇视西方。目前,这种仇视西方的状况似乎已经酝酿成一股社会潮流。从另一方面说,作为强势文明的发达国家,容易妄自尊大,热衷于搞“传教”,一古脑儿地推销自己的“文明”,其实这样做会蒙住自己的耳目,成了不了解世界大势的井底之蛙。在中国的历史上,也出现过“盲目崇拜”和“闭关排外”的现象。希望今天的中国学术界,能够彻底抛弃妄自菲薄、盲目崇拜西方或者妄自尊大、闭关排外的心理。
中华文明经历了几千年,积聚了无数先人的聪明智慧和宝贵经验,我想我们今天尤其需要下大力气学习、研究和总结。面对今天这种“信息爆炸”、形形色色“异文化”纷至沓来的时代,我们需认真思考怎么办?全盘接受、盲目排斥都不是好的办法,我们应该用一种理智的、稳健的,不是轻率的、情绪化的心态来“欣赏”它。要知道不是完美无缺的,都有精华和糟粕,所以对涌进来的异文化我们既要“理解”,又要有所“选择”。
为了人类能够生活在一个“和而不同”的世界上,从审美的、人文的层次上,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树立起一个“美美与共”的文化心态,这是人们思想观念上的一场深刻大变革,它可能与当前世界上很多人习惯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相抵触。在这场变革中,一定会因为不被理解而引起一些人的非议甚至抵制,特别是当触动到某些集团的利益的时候,可能还会受到猛烈的攻击。但是,当我们看到人类前进的步伐已经迈上全球化、信息化的道路;已经到了一个必须尽快解决全球化和人类不同文明如何相得益彰、共同繁荣的紧要关头,这些抵制和攻击又算得了什么。
5.下列对“‘美美与共’的文化心态”在文中含义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它需要彻底抛弃妄自菲薄、盲目崇拜西方和妄自尊大、闭关排外的心理。
B.这是一种理智的、稳健的而不是轻率的、情绪化的心态。
C.这是一种对涌进来的异文化既“理解”又“选择”的心态。
D.这是与当前世界上很多人习惯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相抵触的思想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