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文)试题(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二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9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9/1/27 15:45:1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0道小题,约13220字。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文)试题
  1.如图图标所警示的是(  )
  A. 当心有毒——有毒性物质
  B. 当心火灾——易燃物质
  C. 当心腐蚀——腐蚀性物质
  D. 当心火灾——氧化物
  【答案】B
  【解析】
  【详解】图中所示标志为易燃物质标志,故B正确。
  故选B。
  2.下列名言名句中隐含化学变化的是(  )
  A. 水滴石穿    B. 涂脂抹粉    C. 沙里淘金    D. 火上浇油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水滴石穿,只是石头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
  B.涂脂抹粉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
  C.沙里淘金过程中,只是把沙中的金分离出来,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
  D.火上浇油的过程中,油燃烧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判断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关键是看有没有新的物质生成。
  3.优质空气利于身心健康。均会造成空气污染的一组物质是(  )
  A. CO2和NO2    B. SO2和NO2    C. H2O和SO2    D. H2O和CO2
  【答案】B
  【解析】
  【详解】A.CO2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NO2有毒,引起环境污染,故A错误;
  B.SO2和NO2都有毒,均会造成空气污染,故B正确;
  C.H2O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SO2有毒,会造成空气污染,故C错误;
  D.H2O和CO2均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和工厂废气的任意排放,导致空气中的颗粒物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有害气体成分增多,其中颗粒物质属于固体粉尘,其他只要不属于空气成分的,一般都属于空气污染物。
  4.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的小包装食品已被广泛接受。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防止食品受潮及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在包装袋中应放入的化学物质是(  )
  A. 生石灰、食盐    B. 食盐、硫酸亚铁
  C. 无水硫酸铜、蔗糖    D. 硅胶、硫酸亚铁
  【答案】D
  【解析】
  【分析】
  防止食品氧化变质,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在包装袋中常加入抗氧化物质,则选项中的物质应具有还原性,以此来解答。
  【详解】A.生石灰具有吸水性,常用作干燥剂,可以防止食品受潮;食盐常用作调味剂,不能防止食物被氧化,故A错误;
  B.硫酸亚铁具有还原性,在反应中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能防止食物被氧化;食盐常用作调味剂,不能防止食物被氧化,也不能吸水防潮,故B错误;
  C.无水硫酸铜能吸收水分,但不能防止食物被氧化;蔗糖常用作调味剂,不能防止食物被氧化,也不能吸水防潮,故C错误;
  D.硫酸亚铁具有还原性,在反应中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能防止食物被氧化,硅胶具有吸水性,常用作干燥剂,可以防止食品受潮,故D正确。
  故选D。
  5.下列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用分液漏斗分离CCl4与水    B. 用AgNO3溶液检验氯化钠中的Cl-
  C. 用浓硫酸干燥NH3    D. 用溴水区别乙烯与乙烷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水和四氯化碳互不相溶,可用分液漏斗分液,达到分离的目的,故A正确;
  B.滴加AgNO3溶液,氯化钠中的Cl-与Ag+产生AgCl白色沉淀,故B正确;
  C.NH3是碱性气体,能够和酸性的浓硫酸反应,NH3+H2SO4=NH4HSO4,应用碱石灰干燥氨气,故C错误;
  D.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能使溴水褪色,而乙烷与溴水不反应,可以鉴别,故D正确。
  故选C。
  6.下列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2Na2O2+2H2O===4NaOH+O2↑    B. Zn+H2SO4===ZnSO4+H2↑
  C. Na2O+H2O===2NaOH    D. 4Fe(OH)2+2H2O+O2===4Fe(OH)3
  【答案】C
  【解析】
  【详解】A.2Na2O2+2H2O===4NaOH+O2是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降低为-2价,升高为0价,故A错误;
  B. Zn+H2SO4===ZnSO4+H2↑为置换反应,Zn 和H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
  C. Na2O+H2O===2NaOH为化合反应,反应中没有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正确;
  D. 4Fe(OH)2+2H2O+O2===4Fe(OH)3中存在Fe、 O元素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为电子的转移,特征为化合价的升降,则反应中存在化合价变化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没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有单质参与的化合反应或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据此解答这类问题。
  7.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
  A. Cl2    B. FeSO4    C. NH3    D. 蔗糖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否导电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识别注意两个要点:①必须为化合物②电解质包括的物质类别:酸、碱、盐、水、活泼金属氧化物。
  【详解】A.Cl2属于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故A错误;
  B.FeSO4溶于水能完全电离出自由移动的亚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可以导电,属于电解质,故B正确;
  C.氨气在水溶液中与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部分电离出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氨气自身不能电离,故氨气是非电解质,故C错误;
  D.蔗糖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以分子形式存在,不能导电,所以属于非电解质,故D错误。
  故选B。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