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度七年级语文半期测试试卷
- 资源简介:
有27道题,约7340个字。
七年级语文半期测试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汉字积累——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3分)
A.惭愧(cán) 沐浴 小心翼翼(yì) 疲惫不堪
B.分歧(qī) 争执咄咄逼人(duō) 感概万分
C.祷告(dǎo) 签赏花团锦簇(chù) 截然不同
D.蝉蜕(duì) 拆散不求甚解(shèn) 居心颇测
【解析】B.qī—qí,概—慨;C.签—鉴,chù—cù;D.duì—tuì,颇—叵。
2.词语积累——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D)(3分)
A.坐落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国家森林公园——十万大山,蔚然深秀,气象万千。
B.《诗词大会》竞答过程扣人心弦,主持人风趣幽默,选手对答如流,嘉宾妙语连珠。
C.面对五花八门的早教机构和课程,家长不应盲目跟风,而应理性判断,科学选择。
D.毕业典礼那天,男女同学打扮得花枝招展,意气风发,灵动的青春在校园里尽情飞扬。
【解析】D.“花枝招展”形容女子妆饰娇艳,引人注目,不宜用于男生。
3.文化积累——青春正是读书时,经典名著尤其值得一读再读。下面有关《西游记》的情节表述有误的一项是(D)(3分)
A.在斜月三星洞,菩提祖师给美猴王起名“孙悟空”。
B.唐僧西天取经,出发时唐太宗送给他一个紫金钵盂,作途中化斋之用。
C.沙悟净在流沙河拜唐僧为师,成为唐僧的三徒弟。
D.过火焰山时,猪八戒大战红孩儿,为最后降伏红孩儿做出了很大贡献。
4.(2017•天津)语言运用——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D)(3分)
A.看了媒体发布的收视率报告,我们才知道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到底有多火。
B.人生,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
C.大诗人苏轼曾说过:“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D.应该关注的是传统文化的形式?还是传统文化的内涵?这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解析】D项,应将第一个问号改逗号。
5.语言运用——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B)(3分)
A.“一带一路”描绘了一幅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新思路。
B.怀着“心容天下,敢为人先”精神的来宾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C.在“端午节”期间,我市开展并通过了“民风民俗游”的休闲旅游活动。
D.通过开展“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的活动,使我校师生认识到毒品的危害性。
6.语言运用——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C)(3分)
A.你已经交了作业,课代表仍在追要,你说:“难道要我交两遍不成?”
B.同学邀你到他家去玩,你说:“行,届时我一定光临寒舍。”
C.你对比赛得了名次的同学说:“祝贺你,有什么好的经验向我介绍介绍好吗?”
D.你去办公室问老师问题,你说:“老师,我来不耻下问了,请给我讲讲这个题。”
7.句子积累——默写句子。(12分)
(1)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__断肠人在天涯__。
(2)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不知何处吹芦管,__一夜征人尽望乡__。
(3)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__遥怜故园菊__,应傍战场开。
(4)李白《峨眉山月歌》:夜发清溪向三峡,__思君不见下渝州__。
(5)《春》:傍晚时候,上灯了,__一点点黄晕的光__,__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__。
(6)《〈论语〉十二章》中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乐的句子是:__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好之者不如乐之者__。
(7)曹操在《观沧海》中通过“__日月之行__,若出其中;__星汉灿烂__,若出其里”表达自己阔大的胸襟和抱负。
(8)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__人不知而不愠__,__不亦君子乎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