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基础知识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素材 / 初三文字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2/1 15:52: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6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常用虚词用法<br>
(之)  在文言文中常用作代词、助词,有时也用作动词。<br>
一、用作代词<br>
1.“之”常作第三人称代词,指代人、事、物,相当于“他(们)”、“她(们)”、“它(们)”,在句中作宾语。例如:<br>
    (1)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见蔡桓公》)——桓侯特意派人去问他。<br>
(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六则)——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它,他们不好的地方就 改正它。<br>
2有时也用作第一、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我(们)”、<br>
“你(们)”。例如:君将哀而生之乎?  (《捕蛇者说》)——您要怜悯(我)而让我活下去吗?<br>
3.用作指示代词,表近指或远指,相当于“这”、“这样的”、“那”、“那样的”。例如:<br>
(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凭您的力量,并不能削平魁父这样的小山,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br>
(2)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所以(我)写了这篇文章,来等待那些考察民情的人得到它。    <br>
二、用作助词    <br>
1.“之”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相当于“的”。例如<br>
(1)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扁鹊见蔡桓公》)——您的病已经到了肠胃里面,再不医治,将会更 加严重。    <br>
(2)永之人争奔走焉。(捕蛇者说》)——永州的百姓争着去做(捕蛇)这件事。    ;<br>
2.“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现代汉语中没有与此相当的词,可以不译。例如:    (1)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活着呀。<br>
(2)而两狼之并趋如故。(狼》)——但是两只狼一起追赶(仍然)像先前一样。    <br>
3.“之”用在被提前的宾语和动词之间,是宾语提前的标志。现代汉语中没有与此相当的词,可以不译。例如:(1)何陋之有?(《陋室铭》)——有什么简陋的呢?<br>
(2)惟弃秋之为听。(《弃秋》)——只听弈秋的讲解。<br>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