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作文教学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内容提要】本文简要探讨了中学作文教学的困境和走出窘境的途径,认为应试教育剥夺了学生课外活动的空间,禁锢了学生的生活视野,是造成学生作文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语文教师急功近利,缺乏正确引导,学生不重视读书背诵,未养成博览勤练习惯,是作文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文章呼吁还学生以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走出应试教育的阴霾,让学生重现其青春朝气,摆脱目前作文教学的尴尬处境。 <br>
【关键词语】 应试教育 素质教育 课外活动 课外阅读 <br>
背诵体味 自由练笔 激发兴趣 命题设计<br>
<br>
《礼记•学记》篇中有这样的话:“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读后感慨良多:古人通过九年的教学要能达到“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的大成境界,而我们的学生呢?自小学至高中,前后有十二年的寒窗苦读,照理说,写一篇言辞通达的文章似应不成问题,而事实上相当多的学生经过寒窗十余载、作文数百篇的训练,到毕业之际,仍写不出一篇象样的文章。提及作文两字,便心生畏惧,无从下笔。语文的作文教学何以会陷入如此尴尬的窘境?实令人深思。<br>
中学生作文水平低下,原因是多方面的。作文能力之提高决非朝夕之功,一蹴可就,它需要语文教师的长期指导,有序训练,而现在班级的频繁调整,语文老师的不断变动,使语文教学缺乏延续性,一个老师很难整套实施完他的作文教学设想。目前多数学校仍是按照应试教学模式在运作,学生自早上六点钟即坐在教室里听课作业,直至晚上九点钟,方疲惫以息,倒头而眠。即使课间极少量的时间,也不允许学生看与课务“无关”的课外读物;除了补差班和数理化提高班,没有选修课,没有课外兴趣小组,也不安排野外活动、社会调查。封闭的生活,繁重的课务,紧张的节奏,使学生无暇体味生活的滋味,无暇关注自己的心理与思想,整日处于无休止的忙碌当中,而写作原本需要生活的阅历,需要宽广的视野,需要优化的心境,需要精神的氛围,一个人只有时时感动着,胸中洋溢着生命的激情才有可能写出好的文章。加之,现在的语文教学也存在着一种急功近利的思想,课堂上只讲授那些与<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