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虹口区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终教学质量监控测试高三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6道小题,约19360字。
虹口区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终教学质量监控测试
高三语文 试卷
一、积累运用
1. 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师不必贤于弟子。(韩愈《师说》)
(2)鸟雀呼晴,______________________。(周邦彦《___________》)
(3)李商隐《夜雨寄北》中“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以想象表达憧憬,抒发思念之情,曲折深婉,余味无穷。杜甫《月夜》中运用了同样手法的一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2). (2)侵晓窥檐语; (3). 苏幕遮•燎沉香 (4). (3)何时倚虚幌, (5). 双照泪痕干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两者都有。对于语境型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侵”“窥”“燎”“倚”“幌”“痕”等。
2. 按要求选择。
(1)下列各句中,所用诗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______)
A.“不畏浮云遮望眼,为有源头活水来。”只要我们掌握了准确的思想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便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假象迷惑。
B.“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长江之所以波澜壮阔是因为不拒绝细流,学习也是如此,广泛汲取知识才能丰富自己。
C.在奋斗过程中,我们必定会经受许多挫折和失败,只要我们坚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树立信心,鼓足勇气,一定会有成功的一天。
D.爷爷生日寿宴上,小明激情洋溢地说:“‘花甲喜循环,风霜变老颜’,感谢大家百忙之中来参加我爷爷的古稀寿宴,让我们一起祝福爷爷生日快乐!”
(2)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盛唐的书法,不再是坚持“楷”的法度,___________,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是领略唐代书法“尚意”美学的最好作品。
A.书写者也开始追求内在情绪真实的表现,追求书法随情感而流动的变化。
B.也开始追求书法随情感而流动的变化,追求内在情绪真实的表现。
C.书写者也开始追求书法随情感而流动的变化,追求内在情绪真实的表现。
D.开始追求书写者内在情绪真实的表现,追求书法随情感而流动的变化。
【答案】 (1). (1)B (2). (2)D
【解析】(1)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各句中,所用诗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得体。解答本题,首先要清楚诗句的含义,然后和给出的情景、场合进行比对判断。B项,正确。“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该句的意思是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故B项正确。A项,错误,“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这句诗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高度决定眼界。语境曲解诗句的意思,语境是说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便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假象迷惑。C项,错误,误解诗句的意思,不合语境。“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出自王维的《终南别业》,意为诗人兴致来了就独自漫步信游,走到水的尽头就坐看行云变幻;这两句诗刻画的是隐居者自由惬意的形象,与全句语境不符。D项,错误。“花甲喜循环,风霜变老颜”的意思是六十年天正好一个甲子纪年的循环,但人却经历岁月而衰老了。与“祝福”的语境不合。
(2)试题分析:题干是“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这段文字的中心话题是“盛唐的书法”,前面说“不再……”,那么此处应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