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互动,课堂教学的生命之源——论多媒体环境下语文教学模式的建构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3/12 19:14:27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9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710字。
双向互动 课堂教学的生命之源
——论多媒体环境下语文教学模式的建构
包建武  张家港市第三中学  
[内容摘要]
对多媒体环境下教师教学策略和学生学习方式进行探索和研究,构建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双向互动语文教学模式。在师生双方平等交流,共同发展中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多媒体   双向互动   模式
[正文]
基于国际社会提出的“终身学习”和“学习化社会”的理论,我认为中学语文教育不能仅仅为学生升学作准备,它应该为学生继续学习、参与未来工作、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语文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实现“让学生用语文走遍天下”的教学追求。自2003年以来,我对多媒体环境下教师教学策略和学生学习方式进行了探索和研究,逐步创建了师生双向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笔者认为该模式是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不竭源泉。
一、模式内涵:
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于语文教学,构建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双向互动教学模式,在教学相长,师生平等交流,共同发展中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研究目的:
1、优化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改变过分依赖接受学习的状态,增加感悟体验和探究发现在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结构中的比重。通过研究,达到学生能够通过电脑网络获取信息、对信息进行价值判断、运用信息解决现实的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的目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和价值观。
2、转变教师的语文教学观念,确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语文教学价值观。确立教师是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的教师角色观;确立教师也是学生、学生也是老师的观念;优化教学策略,确保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地位。
三、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知识的建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主动地选择有关信息,运用已有的知识架构加以诠释,形成新的知识体系。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适用于语文学科学习策略和思考策略。
2、教育主体论。教育主体论认为: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教与学双方是良性互动的整体。因此,一种理想的教学模式不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单向灌输,而是二者互为主体的双向讨论、交流和沟通。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也从学生那里汲取知识和能量。
四、实施原则
1、互动性原则。通过开放式的深入课文内部的问题、情景,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经验、体验、问题、想法或从网络中获得的信息,进行多种形式的交流,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使问题获得多种解答,并在此基础上生成新的更深层次的开放式问题。这里的互动,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