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8题,约17470字,有答案解析。
2018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秦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其主要目的是( )
A.沿袭历史传统 B.开创一代帝号 C.加强思想控制 D.宣扬个人功业
2.顾炎武诗曰“八艺既该通,百家亦兼取。至今礼存,其学非小补。”这赞颂了郑玄( )
A.潜心经学,不慕仕途 B.客耕东菜,生徒相随
C.广采众说,创立郑学 D.赠人书稿,甘为人梯
3.观察图,它诞生于潍坊大地上有其文化传统根基。这一根基( )
A.源于东夷文化,吸纳吴越文化
B.立足海洋文明,借鉴西域文化
C.扎根游牧文明,吸收农耕文化
D.承继齐国文化,融合儒家文化
4.欣赏右图,与其表达了相似情感的诗句是( )
A.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人玉门关
B.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D.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播直上九万里
5.宋代以来,潍坊地区逐渐形成了研究金石的浓厚风气。开此风气之先的应是( )
A.范仲淹理政青州 B.赵明诚著《金石录》
C.陈介祺善藏钟鼎 D.赵秉忠作“状元卷”
6.郑板桥在潍县做了七年县令,其“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爱民情怀历代传诵。体现这一情怀的是( )
A.画风传神,兰竹寄情 B.诗文见长,标新立异
C.关心民情,开仓济民 D.字学汉魏,怒不同人
7.某学者说:“它不仅标志着长达30年的洋务运动夭折,而且极大削弱了中国现代化进一步发展的物质基础。”“它”是指( )
A.《南京条约》签订 B.边疆地区危机扩大
C.甲午中日战争失败 D.八国联军占领北京
8.梁启超坚信“变者,天下之公理”;严复认为“不变一言,决非天运。”表明两人都主张( )
A.维新变法 B.以夷制夷 C.推翻帝制 D.否定孔教
9.1882年10月24日,顺天乡试刚刚发榜,次日凌晨,印着中榜者名单的《申报》就出现在江苏、安徽、浙江的各售报点,这期报纸大为畅销。这反映了( )
A.思想观念解放 B.大众报业发展 C.铁路交通发达 D.轮船航运繁荣
10.李大钊很早就接触到马克思主义,但直到1918年才借助《新青年》《每周评论》大力宣传。主要是因为( )
A.辛亥革命发生 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C.十月革命影响 D.学生爱国运动高涨
11.1919年5月24日,青州举行了由社会各界人士参加的万人大会,各界代表历数帝国主义罪行,一致声极北平学生爱国运动。这表明当地的五四运动( )
A.工人阶级是主力军 B.其产党员起了领导作用
C.群众基础较为广泛 D.运动中心开始转向农村
12.如图是20世纪30年代的一幅时政写真漫面。与其反映同一主题的是( )
A.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B.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C.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D.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13.1936年12月25日,《盛京时报》挑唆南京政府武力解决事变,叫嚣“包围陕西”“玉石俱 焚”。粉碎其阴谋的是( )
A.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B.发起百团大战
C.取得台儿庄大捷 D.召开中共七大
14.1945年4月,中国同美国、英国、苏联共商建立联合国,并随后成为联合国安现会5个常任理事国之一。这表明抗日战争( )
A.壮大了人民革命力量 B.捍卫了国家领士完整
C.促进了国共政治和解 D.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夜,人民解放军所到之处,驻扎在那里的外国军队被迫完全撤走,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各种特权被一一取消。这直接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
A.提高了人民地位 B.完成了国家统一
C.加速了民族独立 D.建成了社会主义
16.“恒源样”创始人沈莱舟曾对子女说:“现在我把厂都交给了国家,由国家去经营管理,我坐在家里不用花一点心思收股息,这又有什么不好?”这反映的是( )
A.土地改革运动 B.全行业公私合营
C.手工业合作化 D.人民公社化运动
17.1992年,海协会与海基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第二年,双方成功举行了“汪辜会谈”。这表明( )
A.大陆放弃武力统一 B.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
C.“台独”基础被铲除 D.“一国两制”被两岸认同
18.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并于2001年、2014年两次成功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这反映出我国( )
A.促进同亚非各国团结协作 B.宣传新型地区安全观念
C.谋求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D.参与地区性多边外交活动
19.法国哲学家柏格森说:看一百张不同角度拍摄的凯旋门照片,不如到实地看5分钟更能使人了解它。“实地看”中国的是( )
A.马可•波罗 B.哥伦布 C.莎士比亚 D.达尔文
20.有“一代才女”之称的史学家陈衡哲称赞但丁是“中古文化的结束,也是近古文化的先锋。”其中“近古文化”始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