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130字。
“共弹一支自然与人的和谐曲”
——新课标下“美”文阅读教学初探
刘平华
“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第四学段的阅读要求中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现行新课程语文教材都是文选式教材,课文主要由一篇篇经精心挑选过的文章组成的。这些文章往往在语 言、内容、结构及思想方面具有典型的代表性,不仅语言美,而且内容美,意境美,很值得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去品评、揣摩文中的“美”,步入文中之景、文中之情、文中之理吮吸美的精华,领悟文章的主旨,进而纯洁道德情感、净化心灵、获得愉悦、提高审美意识,感悟人与自然的和谐,形成热爱自然、敬畏生命的意识,最终实现人类自身的美化。
根据在新课程教学中的点滴体验,本人就如何引导学生阅读“美”文,谈谈自己不成熟的方法和步骤,以供同仁指正。
(一)引导学生步入文中之景,唤起学生对“美”的热爱。
记得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中学语文反映祖国自然风貌、山水优美的课文俯拾皆是。朝晖夕阴、明月清风、蝶飞南园、池生青草,使人倍感新意。山川瀑布、红日清泉,令人心旷神怡,它们在各自的语言美、结构美、形象美、意境美等方面有鲜明的特色,称得上艺术珍品。因此,教学中我们教师应把学生带入文中之景 ,通过品其言、观其景、闻其声、嗅其味,在心理产生感受,情感上产生共鸣,性情上得到陶治,以美感人。如《山中访友》中,吻着人影鱼影月影的老桥,明镜似的山泉姐姐, 诗一样的溪流妹妹,洁白护士似的白云妈妈,还有具有歌唱家金嗓子的瀑布大哥、慈祥而庇护人类的老柏树,幽 谷中的几声大吠,云岭上的一群归鸟,等等。不正是一幅充满诗意的图画和童话般的世界吗?师生共同读罢后,定会深深陶醉在如画般的自然风光中,产生对“美”的遐想和追求。教师如能通过朗读、自读、诵读等各种手段去挖掘文中的“美”,有意识去引导学生观察“形象”,培养“美感”,产生“愉悦”,那么学生的劲头一定会极大的提高。因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教师正是充分利用了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