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全程复习方略历史一轮课时作业(42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2019高中全程复习方略历史岳麓版一轮课时作业打包42份
2019高中全程复习方略历史岳麓版一轮课时作业:10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Word版含解析.doc
2019高中全程复习方略历史岳麓版一轮课时作业:11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Word版含解析.doc
2019高中全程复习方略历史岳麓版一轮课时作业:12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Word版含解析.doc
2019高中全程复习方略历史岳麓版一轮课时作业:13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及世界多极化趋势和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Word版含解析.doc
2019高中全程复习方略历史岳麓版一轮课时作业:14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Word版含解析.doc
2019高中全程复习方略历史岳麓版一轮课时作业:15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 Word版含解析.doc
2019高中全程复习方略历史岳麓版一轮课时作业:16农耕时代的商业、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Word版含解析.doc
2019高中全程复习方略历史岳麓版一轮课时作业:17新航路的开辟及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 Word版含解析.doc
2019高中全程复习方略历史岳麓版一轮课时作业:18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Word版含解析.doc
2019高中全程复习方略历史岳麓版一轮课时作业:19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及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
2019高中全程复习方略历史岳麓版一轮课时作业:1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及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Word版含解析.doc
2019高中全程复习方略历史岳麓版一轮课时作业:20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和交通、通讯的变化 Word版含解析.doc
2019高中全程复习方略历史岳麓版一轮课时作业:21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及苏联的经济改革 Word版含解析.doc
2019高中全程复习方略历史岳麓版一轮课时作业:22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及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Word版含解析.doc
2019高中全程复习方略历史岳麓版一轮课时作业:23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
2019高中全程复习方略历史岳麓版一轮课时作业:24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Word版含解析.doc
2019高中全程复习方略历史岳麓版一轮课时作业:25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Word版含解析.doc
2019高中全程复习方略历史岳麓版一轮课时作业:26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Word版含解析.doc
2019高中全程复习方略历史岳麓版一轮课时作业:27老子、孔子、百家争鸣及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Word版含解析.doc
2019高中全程复习方略历史岳麓版一轮课时作业:28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 Word版含解析.doc
2019高中全程复习方略历史岳麓版一轮课时作业:29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Word版含解析.doc
2019高中全程复习方略历史岳麓版一轮课时作业:2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及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Word版含解析.doc
2019高中全程复习方略历史岳麓版一轮课时作业:30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及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Word版含解析.doc
2019高中全程复习方略历史岳麓版一轮课时作业:31理性之光 Word版含解析.doc
2019高中全程复习方略历史岳麓版一轮课时作业:32近代科学技术革命 Word版含解析.doc
2019高中全程复习方略历史岳麓版一轮课时作业:33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Word版含解析.doc
2019高中全程复习方略历史岳麓版一轮课时作业:34西学东渐及新文化运动 Word版含解析.doc
2019高中全程复习方略历史岳麓版一轮课时作业:35孙中山的民主追求、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毛泽东思想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 Word版含解析.doc
2019高中全程复习方略历史岳麓版一轮课时作业:36现代科学革命与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 Word版含解析.doc
2019高中全程复习方略历史岳麓版一轮课时作业:37新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Word版含解析.doc
2019高中全程复习方略历史岳麓版一轮课时作业:38综合创新作业 Word版含解析.doc
2019高中全程复习方略历史岳麓版一轮课时作业:3古代希腊城邦与雅典民主政治及古罗马的政治与法律 Word版含解析.doc
2019高中全程复习方略历史岳麓版一轮课时作业:4英国的制度创新和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Word版含解析.doc
2019高中全程复习方略历史岳麓版一轮课时作业:5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 Word版含解析.doc
2019高中全程复习方略历史岳麓版一轮课时作业:6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Word版含解析.doc
2019高中全程复习方略历史岳麓版一轮课时作业:7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 Word版含解析.doc
2019高中全程复习方略历史岳麓版一轮课时作业:8五四爱国运动 Word版含解析.doc
2019高中全程复习方略历史岳麓版一轮课时作业:9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巴黎公社及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Word版含解析.doc
2019高中全程复习方略历史岳麓版一轮课时作业:选1.1古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Word版含解析.doc
2019高中全程复习方略历史岳麓版一轮课时作业:选1.2近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Word版含解析.doc
2019高中全程复习方略历史岳麓版一轮课时作业:选2.1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战争与和平 Word版含解析.doc
2019高中全程复习方略历史岳麓版一轮课时作业:选3.1古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及中外科学家 .doc
课时作业1 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及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265页]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8•河南省漯河市高三期末)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商王的世系,但长期以来并不能确定该记载是否真实。19世纪末20世纪初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证实《史记》的记载基本上是正确的。这说明( )
A.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
B.史料相互印证利于还原历史真相
C.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客观性
D.考古资料比文献材料更有价值
解析:根据题干“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证实《史记》的记载基本上是正确的”可知考古发现能够佐证文献材料的真伪,说明史料相互印证利于还原历史真相,B项正确。A项说法过于绝对,有些历史记载,因为年代久远无法通过考古证实,排除。历史记载秉承还原历史真相为原则,所以存在纯粹客观性,排除C。题干没有说明考古资料比文献材料更有价值,而是强调史料相互印证利于还原历史真相,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答案:B
2.(2018•江苏高三调研)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皆称诸侯曰友邦君,是君臣之争亦未定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材料反映了西周时期( )
A.分封制进一步明确君臣等级
B.宗法关系是维系皇权的纽带
C.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D.分封制的主体是王族和功臣
解析:根据“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说明西周分封制明确君臣等级,故A正确;秦朝开始建立皇帝制度,B错误;夏商周时期权力尚未形成高度集中,C错误;D不符合材料“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排除D。
答案:A
3.(2018•山西高三月考)公元前720年,周平王去世,即位的桓王遵从其遗愿,将大权交给西虢公,心怀不满的郑庄王既不为平王奔丧,也不朝贺新王登基,却命人侵入王室疆土,抢夺已成熟的庄稼,从此“周郑交恶”。该状况反映出( )
A.宗法制遭到破坏
B.天子权力开始削弱
C.分封制受到冲击
D.贵族政治彻底瓦解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反映周王室与地方封国郑之间的矛盾,是中央政权与地方政权的矛盾,所以与宗法制没有关系,排除A。西周末年,天子的权力就在逐渐削弱,周平王东迁,周朝进入东周时期,王室更加趋于衰微,排除B。题干反映周王室与地方封国郑之间的矛盾,作为地方政权的郑国挑战中央政权的权威,违背了分封制规定诸侯服从周天子命令的义务,所以说明分封制遭到冲击,C项正确。贵族政治彻底瓦解的说法错误,这一时期仍然是贵族政治,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C。
答案:C
4.(2018•合肥高三统测)西周春秋的宗法制度在宗族内部区分大宗、小宗,都以正嫡为宗子。宗子作为本宗族始祖的嫡系继承人,是全体宗族成员尊奉的对象,在铜器铭文中有时被尊为“宗君”。材料反映宗子( )
A.是商周时期的族长或王室弟子
B.是商周和春秋王室大宗的嫡长子
C.是封建制度下的正统统治者
D.在本宗族内享有至高无上的特权
解析:“宗子作为本宗族始祖的嫡系继承人,是全体宗族成员尊奉的对象课时作业2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及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267页]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8•长治高三基础调研)汉武帝时《出界律》规定:诸侯王只能在自己的封地活动,绝对不能私出国(诸侯国)界。这一规定的根本目的是( )
A.强化君主专制 B.加强思想控制
C.防止诸侯割据 D.加强中央集权
解析:材料表明汉武帝注重加强对地方诸侯的管理,要求其绝对服从,实质也是加强中央集权,故D项正确;该规定反映的是汉武帝对中央集权的强化,排除A项;B项在材料中并未涉及,故排除;C项实质也是加强中央集权,故排除;故选D。
答案:D
2.(2018•鞍山高三期末)据《资治通鉴•唐纪八》记载,贞观年间,唐太宗签署了征收十八岁以下体壮者当兵的敕书,但魏征就是不肯属敕。魏征只是门下省正五品的给事中,居然有权阻止最高指示的下达。这主要是因为( )
A.皇帝昏庸大臣操纵朝政
B.门下省参与决策程序制度化
C.门下省可监察政府政令实施
D.分割相权避免君主独裁
解析: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把决策权力分为决策、审议、执行三步运行,门下省具有审议、封驳的职能,可参与决策,故B项正确;题干体现的是大臣可以对于君主的不当诏令加以限制,是决策正确的保证,故A项错误;三省六部制下的门下省具有对诏令的审议和封驳权,而不是监察权,故C项错误;分割相权,削弱的是相权,加强了皇权专制,故D项错误。
答案:B
3.(2018•太原高三诊断)元人程钜夫《论行省》中说:“(行省)名称太过,威权太重。凡去行省者,皆以宰相自负,骄倨纵横,无敢谁何。”另据《元文类》记载,仕于(元)仁宗至文宗朝的曹元用说:“方伯(地方长官的统称)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而后行。”这两段材料( )
A.反映了元朝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B.证明了行省容易形成地方割据
C.揭示了行省权力结构的双重性
D.相互矛盾但并不符合历史事实
解析:由“凡去行省者,皆以宰相自负,骄倨纵横,无敢谁何”可以看出行省制体现出中央机构的特点;由“方伯(地方长官的统称)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而后行”可以看出行省是地方权力机构;综合上述可以看出行省制具有双重性的权力结构,故本题答案选C项;A项错误,行省制体现的是中央集权;B项说法错误,与“方伯(地方长官的统称)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而后行”不符;D项说法本身错误。
答案:C
4.(2018•亳州高三评估)汉武帝时,许昌、薛泽、庄青翟、赵周等为丞相,“皆……娖娖(小心谨慎之意)廉谨,为丞相备员而已,无所能发明功名有著於当世者”,于是设立中朝。据此,中朝的设立( )
A.主要目的在于强化专制
B.为弥补宰相才干不足
C.为改变频繁换相的局面
D.与“外朝”相互牵制
解析:据材料“为丞相备员而已,无所能发明功名有著於当世者”,这说明当时丞相才干不足,“于是设立中朝”说明其目的在于弥补宰相才干不足,故B选项正确;虽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设立中朝与限制相权、强化专制有关,但材料无法体现这一特点,故A选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改变频繁换相的局面,故C选项错误;材料主旨是说明弥补宰相才干不足,而不是与“外朝”相互牵制,故D选项错误。故选B。
答案:B
5.(2018•菏泽高三诊断)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这句话强调了“三省体制”( )
A.大大加强了宰相的执行权力
B.促进了集体决策模式的形成
C.并没有改变君主专制的本质
D.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解析:材料认为三省六部制对皇权有制约作用,能够使决策合理化和科学化,故选D;A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三省六部制将相权一分为三,最后定夺于皇帝,没有改变君主专制的本质,故排除BC。故选D。
答案:D
课时作业3 古代希腊城邦与雅典民主政治及古罗马的政治与法律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269页]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8•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高三月考)阿多科克在《希腊城邦的成长》一书中说:“这些城邦显得具有某种个性,这种个性愈是高度发展,愈是强烈地被意识到,就愈不愿意哪怕是部分地牺牲它……每个城邦向它的邻邦要求它的自由和自治,要求有权按照它自己的意愿处理它自己的事务。”据此可以看出希腊城邦的特点是( )
A.小国寡民 B.各邦长期独立自主
C.人民民主 D.轮番而治
解析:据材料“每个城邦向它的邻邦要求它的自由和自治,要求有权按照它自己的意愿处理它自己的事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古希腊城邦独立自主的特点,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古希腊城邦小国寡民的特点,故A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人民民主的问题,故C项错误;材料也未涉及轮番而治的相关内容,故D项错误。故选B。
答案:B
2.(2018•河南高三段考)黑格尔说,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和掠夺,但同时也鼓励人类追求利润,从事商业……平凡的土地和平原流域把人类束缚在土地上,而大海却挟着人类超越了那些思想和行动的有限圈子。据此推断,海洋对古代希腊文明发展的深远意义在于( )
A.公民团体形成 B.城邦体制产生
C.商品经济发达 D.民主自由意识强烈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而大海却挟着人类超越了那些思想和行动的有限圈子”,说明海洋对古代希腊文明发展的深远意义在于促使雅典民众的民主自由意识强烈。故答案为D项。其他三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ABC项。
答案:D
3.(2018•黄冈高三联考)梭伦看到国家经常处在党争状态,而有的公民竟然漠不关心国事,听任自然,因此他制定一种特别法律对付他们,规定任何人当发生内争之时,袖手不前,不加入任何一方者,将丧失公民权利,而不成为国家的一份子。据此可知,古代雅典( )
A.立法过程具有主观随意性
B.城邦利益高于个人自由
C.公民意识得到法律的肯定
D.党争不断孕育直接民主
解析:“他制定一种特别法律对付他们,规定任何人当发生内争之时,袖手不前,不加入任何一方者,将丧失公民权利,而不成为国家的一份子”表明公民意识得到法律的肯定,故C正确;A、B、D材料未体现,排除。
答案:C
4.(2018•沧州市普通高中高三质检)克里斯提尼制定“陶片放逐法”,被放逐的人不会因此而名誉扫地,也不会丧失公民权,个人财产也不会充公,过十年后还能够回来,也有再任公职的可能,目的是让这类人及其追随者头脑冷静下来。公元前417年,雅典人废除了“陶片放逐法”,这表明雅典人认识到( )
A.只有实行司法独立才能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B.直接民主保证了政策执行的连续性
C.政治活动中多数人的意愿未必代表公平正义
D.参与政治活动要有较高的政治素质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雅典直接民主动员了大多数人的参政积极性,但是大多数人的认识有时会局限于当前或片面,同时政敌的煽动也会造成多数人的暴政;因此,在政治活动中多数人的意愿未必代表公平正义,C项正确。题干强调雅典人认识到“陶片放逐法”的优缺点,而不是强调只有实行司法独立才能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排除A。B项说法与题干矛盾,题干强调雅典人认识到“陶片放逐法”的优缺点,排除。D项说法错误,只要是公民皆可参与政治,而不是参与政治活动要有较高的政治素质,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C。
答案:C
5.(2018•山西省45校高三联考)伯里克利说:“一个公民只要有任何长处,他就会受到提拔,担任公职;这是作为对他优点的奖赏,跟特权是两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