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情调研初三化学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2道小题,约5720字。
南京市溧水区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情调研初三化学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8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2.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一、选择题:(本题共15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物质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水变成水蒸气 B.用粮食为原料酿酒
C.石蜡熔化 D.用研杵研碎胆矾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氧 B.硅 C.铝 D.铁
3.“高钙牛奶”中的“钙”应理解为
A.单质 B.原子 C.分子 D.元素
4.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将粉末装入试管中 B.液体的倾倒 C.氧气的验满 D.过滤
5.2017年5月9日,我国发布了四种人造新元素的中文名称,镆是其中之一,右图是元素同周期表中,镆元素的部分信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镆元素为金属元素 B. 镆的原子序数为115
C.镆原子中的质子数为115 D. 镆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73
6.砒霜是一种剧毒物质,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砷(化学式As2O3)。其中砷元素As的化合价是
A.﹢2 B.-3 C.﹢3 D.﹢5
7.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对其实验现象的描述与事实不符的是
A.镁条:发出耀眼白光 B.硫: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红磷:产生大量白雾 D.细铁丝: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8.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曾以蜡烛为主题,对青少年发表了一系列演讲,其演讲内容被编成《蜡烛的化学史》一书。下列有关蜡烛燃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时,在顶端会形成一个液态石蜡的凹槽
B.用玻璃管从蜡烛火焰中引出的白烟是水蒸气
C.蜡烛燃烧时,液态石蜡抵达烛芯上汽化并燃烧
D.拿住火柴梗一端迅速平放入蜡烛火焰,约1 -2 s后取出,处于外焰的部分最先炭化变黑
9.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实验室制取氯气时,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尾气,其反应原理为Cl2 + 2NaOH = X + NaClO + H2O, 则X 的化学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