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下学期历史定时训练试卷(25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8.05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7/11/1 6:11:4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高三下学期定时训练(25份打包,含答案)
高三下学期定时训练(10)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三下学期定时训练(11)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三下学期定时训练(12)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三下学期定时训练(13)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三下学期定时训练(14)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三下学期定时训练(15)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三下学期定时训练(16)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三下学期定时训练(17)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三下学期定时训练(18)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三下学期定时训练(19)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三下学期定时训练(1)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三下学期定时训练(20)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三下学期定时训练(21)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三下学期定时训练(22)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三下学期定时训练(23)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三下学期定时训练(24)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三下学期定时训练(25)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三下学期定时训练(2)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三下学期定时训练(3)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三下学期定时训练(4)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三下学期定时训练(5)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三下学期定时训练(6)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三下学期定时训练(7)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三下学期定时训练(8)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三下学期定时训练(9)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定时作业(一)
  一、单项选择题
  1.张荫麟的《中国史纲》叙述:“郑始祖为周厉王少子友,宣王时始封,在今陕西华县。幽王之乱,郑友寄家于郐及东虢,因而夺占其地,别建新国。”对此材料分析错误的是 (    )
  A.受封的郑国国君是周王室的子弟 B.郑国是拱卫王室的主要诸侯国
  C.郑国的版图在春秋时期发生变化 D.幽王时期分封制开始遭到破坏
  答案  D
  由材料内容可知,郑国国君为周厉王少子,其为周王室子弟,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作为分封的王族,其国是拱卫王室的重要诸侯国,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由材料内容可知,郑国在周幽王之乱,即西周结束时期,其版图发生变化,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周幽王为西周的最后一个国王,分封制的破坏是在东周时期,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2.(2015•河北省唐山市二模试题)据《礼记•王制》记载:“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太祖之庙而五。大夫三庙,一昭一穆,与太祖之庙而三。士一庙,庶人祭于寝。”中国早期的昭穆之制 (    )
  A.是中国古代宗法制度的重要内容 B.是在分封诸侯之后逐渐形成的
  C.有利于形成礼制化的封建新秩序 D.体现了神权与王权结合的特点
  答案  A
  本题考查宗法制。“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表明在统治集团内部,不同等级贵族享有的特权是不同的,体现在宗法制度下对权力继承制度的划分。A项正确。宗法制是在分封制之前,B项错误;中国早期与封建新秩序不符,C项错误;D项与材料信息无关。
  3.(2015•南京市三模试题)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对材料中“现代化”的内涵理解准确的是 (    )
  A.郡县制度取代分封制度 B.由古代人治到现代法治
  C.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D.由君主专制到君民共治
  答案  C
  结合对秦汉政治的认识,郡县制度取代分封制度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是中央集权制度的中心环节,由此选C项。A项只涉及表象,B、D两项显然是错误的。
  4.(2015•湖南省五市十校仿真模拟)吕思勉先生说:“大同时代的境界,永存于人类记忆之中。不但孔子,即先秦诸子,亦无不如此。”如孔子主张“克已复礼”,老子幻想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去,墨子主张“兼爱”思想。先秦诸子回归三代的复古情绪,主要反映了 (    )
  A.先秦诸子开历史倒车的落后思想 B.社会的进步与付出的代价之间的矛盾
  C.社会变革是历史发展的潮流 D.先秦诸子学说的多样性,复杂性
  答案  B
  先秦时期诸子思想是当时社会在思想领域的变革,不是历史的倒退,故A项错误;材料中的“先秦诸子回归三代的复古情绪”,充分说明当时社会进步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故B项正确;社会变革是历史发展的潮流不是材料中反映的主旨,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先秦诸子思想复古性,不是复杂性,故D项错误。
  5.(2015•吉林省吉林市三模试题)西周时期的学校实行“六艺”教定时作业(二)
  一、单项选择题
  1.(2015•吉林省吉林市三模试题)魏晋南北朝时期,官方意识形态不再有向心力,一些人崇尚一种被后人称之为“魏晋风流”的人生范式,他们“非汤武而薄周孔”,一味放任性情,自由自在。这表明当时 (    )
  A.文化观念呈现多元化    B.儒学失去了正统地位
  C.道家思想被普遍奉行 D.三教合一有了新的发展
  答案  A
  儒学在汉武帝时期成为官方意识形态以后,一直居于正统地位。官方意识形态受到挑战,说明文化观念上不再是儒学一统天下,也就是文化观念的多元化,A项正确。儒学并未失去正统地位,B项错误。佛、道、儒三教合一应在隋朝以后,D项错误。当时只是一些人崇尚“魏晋风流”的人生范式,并不能说明道家思想被普遍奉行,C项错误。
  2.(2015•黑龙江省哈六中三模试题)西晋在品官“占田荫客令”中,品官按其尊卑(即品第,由第一至第九品)可占田(下图),荫亲属及非亲属(即佃客和衣食客)。官吏无论占田多少,所有官吏和他们的亲属,可免除一切课、役。材料实质上反映了西晋时期 (    )
  A.士族地主享有等级特权 B.土地兼并进一步加强
  C.租佃关系开始产生 D.中央集权受到侵蚀
  答案  D
  本题考查九品中正制。由“占田荫客令”的规定来看,“官吏无论占田多少,所有官吏和他们的亲属,可免除一切课、役”必然会减少国家的财政收入,影响中央集权统治的物质基础,从根本上看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项正确。A项是在描述现象,不是本质;B、C两项从材料信息无法体现。
  3.(2015•浙江省嘉兴市教学考试试题)据史书记载:“旧制,宰相常于门下省议事,谓之政事堂”,唐玄宗开元年间,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设吏房、户房等五房,分掌庶务,“其政事印亦改为中书门下之印”。这一变化说明了 (    )
  A.中书省和门下省的职权重合
  B.中书门下成为宰相处理政务的机关
  C.宰相失去议定军国大事权力
  D.唐初三省权力制衡关系被完全打破
  答案  B
  根据所学门下省负责审议封驳,在材料中并没有体现,材料说的是中书门下省的职权,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设吏房、户房等五房,分掌庶务,‘其政事印亦改为中书门下之印’”可知中书门下掌握着吏、户等行政权力,分掌庶务,故B项正确;依据材料“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设吏房、户房等五房,分掌庶务”可知宰相依然拥有行政权力,故C项错误;材料并没有提及唐朝三省之间的关系,故D项错误。
  4.(2015•吉林省吉林市三模试题)宋朝设立台谏制度,当时的吕祖谦这样描述:“大臣权任太重,恐其不能无私,则有给舍以出纳焉,有台谏以纠正焉,有侍从以询访焉。言及乘舆,则天子改容,事关廊庙,则宰相待罪。”这主要说明宋代 (    )
  A.皇权不再至高无上 B.已经有了权力制衡机制
  C.相权受到严重削弱 D.实践了三权分立原则
  答案  B
  定时作业(三)
  一、单项选择题
  1.(2015•南京市三模试题)明武宗即位,阁臣刘健等提出几条压制近幸的办法,“拟旨上,不从,令再拟。健等力谏……不报,居数日又言……越五日,健等复上疏,历数政令十失……健知志终不行,首上章乞骸骨(辞职),李东阳、谢迁继之……帝勉从之”。材料中的阁臣 (    )
  A.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    B.升降由皇帝决定
  C.拥有制度化的决策权 D.巩固了中央集权
  答案  A
  由材料引文“拟旨上,不从,令再拟。健等力谏……帝勉从之”等可以看出阁臣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A项正确;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结合所学可知,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机构,没有决策权,C项错误;中央集权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错误。
  2.(2015•山东省菏泽市模拟题)从此“军机成为最大的枢密,参与军机的谋臣成为重臣,渐渐与文官之首(丞相)分立”。由此可知 (    )
  A.秦朝置三公成功地分割了相权 B.宋代有效地分割了丞相的军权
  C.唐代三省制度提高了行政效率 D.清代军机处进一步加强了皇权
  答案  B
  据材料中的“分立”可知,参与军机的大臣原本属于丞相管理,后来才与丞相(文官之首)分开并立,此特征符合宋代为分割相权而设立的中央军事机构枢密院,故选B项;A项错误,秦朝三公中负责军事的太尉本来就是与丞相并立的,而不是分离出来的;C项错误,唐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只是决策运行程序中的职责不同;D项不符合题意,清代没有丞相。
  3.(2015•湖南省衡阳市八中模拟题)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若此观点成立,则与之相背离的朝代是 (    )
  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
  答案  D
  结合材料信息可知,题干表述的意思是,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通过削弱相权来加强君权,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选项:秦汉时期实行三公九卿制;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宋代设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设枢密院分割宰相军事权,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行政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财政权;元代设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统领六部,长官行使宰相职权,设枢密院分割宰相军事权。可知,A、B、C三项符合材料。而明朝起废除丞相制,没有了丞相,与材料“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不符,故选D项。
  4.(2015•山东省实验中学一模试题)有学者将唐、宋、明、清皇帝召开御前会议的礼仪作了一个概括,下列各项表述中对应准确的是 (    )
  A.坐而论道、颔首直立、三跪九叩、伏地跪拜
  B.坐而论道、三跪九叩、颔首直立、伏地跪拜
  C.颔首直立、坐而论道、伏地跪拜、三跪九叩
  D.坐而论道、颔首直立、伏地跪拜、三跪九叩
  答案  D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