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熊岳高中高三第三次尖子生竞赛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br>
A.茁壮 屈服 罢黜 相形见绌 弄巧成拙<br>
B.筵席 荒诞 蜿蜒 垂涎三尺 延年益寿<br>
C.揣摩 湍流 瑞雪 五官端正 气喘吁吁<br>
D.粘贴 玷辱 沾染 投机钻营 拈轻怕重<br>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br>
A.成功 计日程功 斩钉截铁 迫在眉睫 B.衷情 一见钟情 声名雀起 脱颖而出<br>
C.神智 神志不清 全神贯注 蜕化变质 D.做客 作客他乡 碌碌无为 伸张正义 <br>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br>
①崇尚美,追求美,就是重视生活情趣,讲究生活质量,体现了一种现代的生活 和<br>
消费时尚。<br>
②经过世代的筛选, 至今的谷肉果菜,水陆珍奇,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易于消化吸收。<br>
③每当吟诵起宋代晏殊“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的诗句,心中就泛起一种 的感觉。<br>
A.理念 流传 冷清 B.理想 流传 清冷 <br>
C.理想 留传 冷清 D.理念 留传 清冷<br>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br>
A.媚俗作为一种商业策略,在许多作家那里只是一种权宜之计,完全靠迎合大众是无法在文学土壤中扎根的。<br>
B.面对无数个豆腐渣工程,面对受害者亲人披肝沥胆的痛苦,我们无法再保持沉默!<br>
C.面对狡猾的犯罪分子,公安干警采取先开门揖盗再关门打狗的战术,终于将其缉拿归案。<br>
D.法庭认为,张师傅因正当防卫而致使歹徒毙命实属情有可原,罪不容诛。<br>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br>
A.在我国古代诗歌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在艺术表现手法和技巧方面,也有许多至今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br>
B.艺术形象的有力无力,并不在于采用的情节多寡,而在于那些情节具有典型性。<br>
C.这些诗句,表现了经历过十年动乱之后,一代青年对于封建主义余毒的憎恨,以及对民族复兴的思考。<br>
D.对于犯了错误的青年,要耐心帮助,热情关怀,不要冷淡、疏远他们,这不利于他们改正错误。<br>
6、 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br>
庄子 ① 。几千年的中国知识分子,受了他的影响,一方面疾恶如仇,嘻笑怒骂;另一方面却又把天下的大事,化成一股清风,一弯明月。他那 ② ,更是时时令人击节赞叹。<br>
A、①像水一样冷静,又像火一样热烈 ②生动的寓言,深刻的思想,恣肆的文笔<br>
B、①像火一样热烈,又像水一样冷静 ②深刻的思想,生动的寓言,恣肆的文笔<br>
C、①像火一样热烈,又像水一样冷静 ②恣肆的文笔,生动的寓言,深刻的思想<br>
D、①像水一样冷静,又像火一样热烈 ②生动的寓言,恣肆的文笔,深刻的思想<br>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7—10题。<br>
诗圣与文士性格的塑造 王学泰<br>
宋代学者称杜甫为“圣于诗者”,这主要是指杜甫在诗歌史上地位而言。他们把杜甫视为“集大成”者,认为他是位无体不工、无美不备的诗人。到了后世把杜甫简称为“诗圣”,这突出了杜诗的道德含义(郭沫若称其为“诗中圣哲”也是此意),符合杜诗中的儒学内涵。<br>
“诗圣”的名号,使得杜诗所确立的“忧国忧民”思想逐渐成为了主流理论。不管你是否赞成,但都不能不承认诗歌写作应该反映现实和关注国家与人民命运。南宋诗人就说:“忧时本是诗人职,莫怪吟中感慨多。”这是赞成诗人应该忧国忧民的。也有不赞成的,明代的公安派代表作家袁宏道,提倡个性解放,不同意诗人应有“忧国忧民”的责任感。他在《显灵宫集诸公以城市山林为韵》中说“新诗日日千余言,<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