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720个字。
现代文阅读教学浅论
学琴三年,精神寂寞。是平凹先生对自己心境的描述。回顾自己从事语文教育的十年光阴,不无相近的感慨。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论成就大事业大学问的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用以比照自己的情形,又不知落脚在哪里。
语文一词,为叶圣陶先生所创,并有极简明的诠解: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正确的名相, 恰切的诠解,就为这门课程指出了合适的学法与教法。试看当时情形,也称平稳有效。但世间万事,本难恒久,变易之理,不可逾越。语文教育一事,在复杂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下,渐步入惶惶然,茫茫然的境地。教者厌教,学者厌学,社会不满,专家指责。甚至以“误尽苍生”极言当前语文教学之弊,其尴尬境遇,确属空前
笔者以为,当前语文教学之弊,大半源于考试。而语文考试诸题型中,最为人诟病者为现代文阅读。纵观大考小考,横览试卷资料,但凡现代文阅读题,必竭尽肢解之能事,其考点设置之冷僻,考法角度之刁钻,答案编制之诡谲,足令人神共愤,贤愚同晕。多有作家本人做不出围绕自己文章所出阅读题的报道,令人啼笑皆非。词评家论周美成词,谓“七宝楼台,破碎下来,不成片段”,岂不知本朝教界高人,不但将七宝楼台拆成碎片,而且还使起浑天大法,令其堂而皇之,成为检验莘莘学子学识,能力,乃至道德人格的试金石。
以笔者自己的经历讲,在被现代文阅读题忽悠好几年之后,忽然洞破玄机,知道这实在是语文教学第一大迷局。盖现行的现代文阅读能力考察,路径本来不对。“文章千古事,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