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1题,约13690字,有答案解析。
江西省南昌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K:39 Cu:64 Ag:108
一、选择题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生活中使用的漂白粉和肥皂都是混合物
B. 烟、雾、豆浆、有色玻璃都是胶体
C. 汽油属于混合物,而液氯、冰醋酸均属于纯净物
D. 蔗糖、硝酸钾和硫酸钡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答案】D
【解析】A、漂白粉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的混合物,肥皂是脂肪酸盐和泡花碱的混合物,故A正确;B、烟、雾、豆浆、有色玻璃都是胶体,故B正确;C、汽油含有5到11个碳的烃,属于混合物,而液氯、冰醋酸均属于纯净物,故C正确;D、硫酸钡属于强电解质,溶于水的部分全部电离,故D错误;故选D。
2. 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表示正确的是( )
A. 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SiO32﹣+CO2+H2O═H2SiO3↓+CO32﹣
B. 向Ca(HCO3)2溶液中滴加少量Ba(OH)2溶液:Ca2++2HCO3﹣+Ba2++2OH﹣═CaCO3↓+BaCO3↓+2H2O
C. 向NaHSO4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至中性:H++SO42﹣+Ba2++OH﹣═BaSO4↓+H2O
D. Fe(OH)2沉淀中滴加稀硝酸:Fe(OH)2+2H+═Fe2++2H2O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生成碳酸氢钠,故A错误;B.向Ca(HCO3)2溶液中滴加少量Ba(OH)2溶液,氢氧化钡完全反应,生成碳酸钙和碳酸钡沉淀,故B正确;C.向NaHSO4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至中性,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SO42-+Ba2++2OH-=BaSO4↓+2H2O,故C错误;D.硝酸检验强氧化性,Fe(OH)2沉淀中滴加稀硝酸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硝酸铁,故D错误;故选B。
【考点定位】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的相关知识。
【名师点晴】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是高考高频知识点,解这类题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反应原理,如:铁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只生成二价铁;三氯化铝溶液与碳酸钠溶液混合发生的是双水解反应,而不是复分解反应;Mg2+遇OH-和CO32-时更宜生成的是Mg(OH)2沉淀等。(2)电解质的拆分,化学反应方程式改写为离子方程式时只有强酸、强碱及可溶性盐可以改写成完全电离形式,如NaHCO3只能改写成Na+和HCO3-。(3)配平,离子方程式的配平不能简单的满足原子守恒,而应该优先满足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及原子守恒。(4)注意反应物的用量对离子反应的影响,如向碱性溶液或盐溶液里通过量CO2时,得到的应该是酸式碳酸盐,而不是正盐。
3.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使甲基橙变红色的溶液中; K+、Ba2+、AlO2﹣、NO3﹣
B. 1.0mol/L的KI溶液中:Na+、Fe3+、Cl﹣、SO42﹣
C. 与铝反应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中:Mg2+、HCO3﹣、Cl﹣、NO3﹣
D. c(H+)=1×10﹣13mol/L溶液中:Na+、AlO2﹣、SiO32﹣、PO43﹣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使甲基橙变红色的溶液显酸性,在酸性溶液中AlO2-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故A错误;B.在KI溶液中,碘离子与Fe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C.与铝反应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显酸性或碱性,在碱性溶液中Mg2+、HCO3-不能大量存在,故C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