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210字。
关注电视节目制作,用新的编辑视角改革语文课堂
----关于语文资源新利用的沉重思考
廊坊市第十二中学 李培伟
语文课堂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那应当是特别让人沉醉的课堂、是让人留恋的课堂、 是美丽的舞者。古老的钟声应当把所有的语文同行们唤醒。语文课堂能不能象吸引人的电视节目一样,把所有的语文资源加以编辑,来一次“百花齐放的语文课堂”。快乐语文,我们一直以来都是语文专家们按照惯有的语文惯例来评课。实际上真正有发言权的是学生。你可以看到学生会为一个电视节目着迷,如果不符合心意的就会用遥控器换掉。可是语文课堂能象变频到一样变掉吗?学生事物可选择的是很无奈的是很落寞的。笔者认为,语文课堂也应像编辑电视节目一样来一次最创新的编辑。
青少年总是崇拜韩寒,韩寒是幸运的。但更是一个十足的被传统的语文课堂淹没的失宠儿。琉璃般耀眼的文采却被据之于语文门外。就成绩来说他是一个失败者,就成就来说他是一个成功者。语文课程必须要改革,不该是绝对不行的。而新课标和新理念也早晚会被大浪淘沙般说成是旧课标旧理念。也或许是误解新语文课标吧。据观身边的语文课大部分是无味的小组讨论,教师提前做好“豆腐”的辩论会。语文的理念新应该不再是否是小组讨论,是否有虚假的辩论会。语文教师应当是最时髦的导演,像张艺谋能够创造别有新意的大片。而学生则是优秀演员。语文资源是固定的,它或许是一张简单的幻灯片,或许是电影或许是录音,又或许是学生的一段作文,很优美。而安排这些资源的导演一定要有一种超前的意识,能够以最新颖的形式让那些演员和观众迷于其中。
参考一:中央电视台节目“异想天开”,用思维赛跑用头脑说话这个号召很有意思。而语文课堂上的孩子们可不可以也来一次“异想天开”呢?孩子们的思维是不是提早灌注了大人的思维呢?过于活跃语文课堂会不会被接受呢?可以让孩子们大声的说话吗?可以让孩子们大声的说出心里话吗?鼓励孩子们的创意,鼓励孩子们的创新鼓励孩子们的发言。(一)学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学生能动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对象,是教学的主体。学生的积极参与是成功组织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学生的动手、动口能力直接关系到教学活动的成功与否,因此,发挥学生的主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