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小题, 约5060字。另含试卷分析。
怀化市2005年初中毕业会考试卷
语 文
题 号一二 三 总 分合 分 人复 分 人
得 分
亲爱的同学,转眼间初中的学习生活就要结束了。这三年来,你的语文水平一定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份试卷为你提供了一个检验学习成果、展示语文才能的舞台。记住:沉着细致、书写工整,相信自己,你一定能成功!
请注意:本试卷共三大道,29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量120分钟。
得分评卷分复评人
一、积累与运用(每空1分,共10分)
按要求填空。
1、山随平野尽, 。(李白《渡荆门送别》)
2、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3、陶渊明在《饮酒》中表现自己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的名句是 ,
。
4、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抒发了忧国忧民情思的诗句是 ,
。
5、王老师已经退休五年了,还一直任我们的课外辅导员,他这种精神正如龚自珍在《已亥杂诗》中所描写的那样: , 。
6、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 ,
”的心态。(用《岳阳楼记》中的原句作答)
得分评卷分复评人
二、阅读(50分)
阅读以下文段,按要求做题。
(一)
①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至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连,这种桥叫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②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在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栏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在国内,这座桥也是历来为人民所称赞的。它地处入都要道,而且建筑优美,“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
③卢沟桥在我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历史上,也是值得纪念的。在那里,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对我国的侵略战争。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英勇抗战,终于彻底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
7、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2分)
惟妙惟肖( ) 奇观( )
8、请概括出选文中说明对象的主要特征。(3分)
答:
9、选出下列各句所用的说明方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2分) ( )
A、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 (列数字)
2005年怀化市初中毕业会考语文学科评价报告
2005年怀化市初中毕业会考语文命题,以课程标准强调的三维目标为核心,以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内容为根据,从本市基础教育的发展水平出发,考虑不同层次、不同发展状态的学生实际,力求客观、公正地衡量每个学生的语文学业水平,力求全面评估初中毕业生语文素养,为高中阶段学校综合评价、择优录取提供依据。
一、学科评价标准
1、贯彻课程评价核心理念,切实实现三维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这也是课程评价的目标,因此我们在命题中是追求三维目标的随题出现、自然渗透、综合考查。
以阅读材料的命题为例,既在考查学生字、词、句的注音、填充和理解等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同时,又注意充分挖掘阅读材料的三维价值,深入引导学生领会作品内涵,以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展示学生不同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状态。
2、依据课标标准,全面体现初中阶段评价目标的要求。
课程标准所确立的目标就是确定评价标准的依据。为了更好地体现课标要求,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此次命题坚持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特征,符合学生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这一原则。特别是作为阅读测试材料的选择,注意了材料思想内容的价值导向和语言表达的规范性,适当控制了难度及试卷阅读量。文言文的阅读材料选择了课内的语言材料,设题注意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综合素养。
二、内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