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诗三首》教案8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一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12/13 21:13:32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850字)
《中国现代诗三首》教案

一  教学目的
1通过对富有流动画面美的欣赏,理解徐志摩的情感与《再别康桥》主题。
2体会《再别康桥》独特的艺术构思和形式上的三美。
3 理解《死水》中“死水”的象征意义以及反讽手法的运用
4理解《赞美》宏大的包容性和所体现的民族生存力
5体会现代派诗歌独特的语言风格
6背诵《再别康桥》、《死水》,熟读《赞美》
二 教学重点
1通过对富有流动画面美的欣赏,理解徐志摩的情感与《再别康桥》主题。
2体会《再别康桥》形式上的三美。
3 理解《死水》中“死水”的象征意义以及反讽手法的运用
4理解《赞美》宏大的包容性和所体现的民族生存力 
三 教学难点
1体会《再别康桥》形式上的三美。
2理解《赞美》宏大的包容性和所体现的民族生存力 
3体会现代派诗歌独特的语言风格
 四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诵读法  问答法
五 教学工具
投影仪(小黑板)  录音机
六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的
1 通过对富有流动画面美的欣赏,理解诗人的情感与《再别康桥》主题。
2 体会《再别康桥》独特的艺术构思和形式上的三美。
3 在反复朗诵的基础上,背诵《再别康桥》。
(二) 教学重点
1通过对富有流动画面美的欣赏,理解诗人的情感与《再别康桥》主题。
2 体会《再别康桥》形式上的三美。
(三)教学难点
 体会《再别康桥》形式上的三美。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介绍作者 (以故事的形式)
同学们有没有看过电视剧《人间四月天》?它讲述了徐志摩与三位女性的传奇故事。
(陈思和说过:“那是一个经历了‘五四’暴风雨的洗礼,人的生命力空前爆发的解放时代。徐志摩的倜傥不羁甚至浪放轻脱,只有放在那个崇尚自由的时代才能理解。也只有在那个时空,他才具有超尘拔俗的人格魅力,吸引着那时的女性。”也就是说徐对真挚的爱情、对个人自由天性不断追求是五四时代的产物。我们今天就走进具有五四气息的青年诗人的内心世界)
①浙江省海宁县人。现代诗人、散文家,他是20年代末到30年代盛极一时的“新月派”主将。他的诗,风格欧化,流动着内在的韵律和节奏,情感真挚充沛。
②新月派是活跃于202世纪20年代中后期的一个诗歌流派,分前后两期,前期以《晨报 诗镌》为阵地,包括徐志摩、闻一多、朱湘等人,后期以《新月》和《诗刊》为阵地,包括陈梦家、朱大楠等。
2 写作背景
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徐志摩留学英国两年,大部分时间在此度过。康桥的一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