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赏析及训练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试卷 / 七年级上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12/30 22:28:03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9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0040个字。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赏析及训练
  东台市梁垛镇台南中学方银官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赏析:
  陈子昂,唐代诗人。
  《登幽州台歌》这首短诗,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诗人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他直言敢谏,但没有被武则天所采纳,屡受打击,心情郁郁悲愤。
  诗写登上幽州的蓟北楼远望,悲从中来,并以“山河依旧,人物不同”来抒发自己“生不逢辰”的哀叹。语言奔放,富有感染力。在艺术表现上,前两句是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的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空间的辽阔无限;第四句写诗人孤单悲苦的心绪。这样前后相互映照,格外动人。句式长短参错,音节前紧后舒,这样抑扬变化,互相配合,大大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训练:
  (1)这首诗是诗人登幽州台有感于燕昭王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史事而作。诗中,作者通过抚今追昔的感慨,深刻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同时由于它是在平定契丹叛乱时所写,其中肯定也包含的爱国情感。
  (2)“古人”“来者”指的是。“独”字表现了作者的心境。整首诗通过采用的表现手法,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具有的感情基调。
  (3)本诗中从天地落笔,表现出生不逢时的孤独和伤感的句子是。
  (4)给全诗划分朗读节奏(在原文上划分)。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赏析:
  作者王湾,唐代诗人。
  此诗写冬末春初、作者舟泊北固山下时看到的两岸春景。这首诗就是写乡愁的,全诗层层相因,浑然一体。
  开头两句点题。“青山”指北固山,诗人此刻在船上,“客路”即驿道,既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到的,可见这是诗人的想像,表明船到镇江后,他还要乘驿车到别的地方去,已暗含旅途奔波之意。“客路”的飘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与末联的“乡书”、“归雁”,遥相照应。
  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平”“阔”“正”“悬”四字写得好:“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描摹长江下游潮涨江阔,波涛滚滚,诗人扬帆东下的壮观,气概豪迈。“潮平”一语,又是为颈联中“江春”一语作铺垫。
  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为历来传诵的名句,“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这么快,怎能不令人感慨!此联描绘了昼夜和冬春交替过程中的景象和心中的喜悦,由此而引动末句的乡思,以归雁传书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春景和乡思和谐交融。
  尾联这两句紧承上联而来,遥应首联,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诗人离家日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旅食他乡,见到此景,情何以堪?由此他自然想到要借鸿雁来传递家书了。
  训练:
  1.本诗颔联中的“阔”表现出一幅什么样的情景?
  2.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