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之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人物形象分析及练习之专题 (2)
- 资源简介:
约18650个字。
《红楼梦》之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人物形象分析及练习之专题
人物形象分析
一.林黛玉形象分析
提到红楼梦,就会说起“心思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的林黛玉;世故圆滑,温柔贤惠的薛宝钗;处处留情,温文尔雅的贾宝玉。然而,作者在《红楼梦》中着墨较多的还要数林黛玉这个人物。她性格的一个主要表现:为爱流尽最后一滴泪的一个多愁善感的人儿。同时,我们会发现,这个多愁善感的人,不仅有泪情,还具有才情,对宝玉的爱情更是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细细品味,以下几点格外突出。
(一)才华横溢的诗人形象
纵观整部《红楼梦》,印象最深的要数林黛玉的《葬花吟》。一首《葬花吟》写出了她自己的一生,更是写进了红楼中女子的一生,也可以说是“一诗成纖”。在这首诗中,她对自己的处境以及自己的心境做了最恰当的描述:“一年三百六十同,风刀霜剑严相逼!”道出了她对世态炎凉的深切感悟;“愿奴胁下生双翼,随风飞到天尽头”则写出了她对世界一切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尔死今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同丧”是触景生情的迷茫,更是面对困境的无助呐喊;而“试者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则又是黛玉对自己悲惨处境一个“红颜老去,花落人亡”的沉痛预言。我们从林黛玉的诗中看到的是她的“孤标傲世,目下无尘”的高洁品质。
因为林黛玉自小就生活在一个书香世家,而且林如海没有儿子,所以女儿就成为他唯一的寄托,、。把她当男孩子一样,给她请先生,让她学四书五经这就为她的才情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在她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她的才情,也为她与宝玉的爱情悲剧埋下了伏笔。就算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她依旧没有收起自己的才情的锋芒。因为寄人篱下,因为孤苦无依,因为封建思想的束缚,使她得不到一丝喘息的机会。于是作诗便成了她唯一的发泄方式,因为她知道,自己的身世背景不如人,但自尊不允许她低头,所以诗歌成为她唯一提升自己的方式。张曼菱说:“黛玉完全的生活在诗里头。可谓是‘为伊消得人憔悴’,她的病:咳嗽、夜醒、虚弱,皆与苦吟有关,苦吟更苦恋,苦恋愈苦吟。她执迷不悟仍然‘煎首年年复月月’。病体稍好,手不释卷,口不绝吟。连袭人也说,我们宝二爷读书要像姑娘这样,就少操心了。书上说她为泪而生,泪尽而逝。其实她是为诗而生,与诗同师。那泪,就是灵性与才情。林黛玉就是这一部《红楼梦》的诗魂。”可见,黛玉的诗情在红楼梦中要算最高的。
细细品味整部作品,你会发现,林黛玉诗的类型很多:绝句、五律、七律、歌行、应制、分韵、联句、骚体、长短句、格式体裁,写起来得心应手。“红楼诗人”,无人能及。“红楼诗人”共创作诗歌127首,其中黛玉诗21首,词1首,名列榜首。应该说,她称得上是大观园里最有成就的诗人。她的才情,同样也得到了红楼中其他人的赏识。在《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中,李纨笑道“等我从公平来,通篇看来,各人有各人的警句,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