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突转”兴波澜 ——记叙文写作指导ppt
- 资源简介:
巧用“突转”兴波澜 ——记叙文写作指导
巧用“突转”兴波澜.doc
补充.doc
巧用“突转”兴波澜.ppt巧用“突转”兴波澜
——记叙文写作指导
江苏省沙溪高级中学 韩宇
【教学目的】
1.领会什么是波澜中的情节突转法。
2.了解情节突转法的写作技法。
3.尝试运用突转的方法进行写作。
【教学过程】
活动一:故事导入,了解概念
一位老太太做寿,她的子孙请来唐伯虎为她题诗。全家大小及亲朋好友争着来看。唐伯虎挥笔写下:这个婆娘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尘,儿孙个个都是贼,偷得寿桃献至亲。
思考讨论:在唐伯虎写这首诗时,你觉得老太太的子孙会有什么样的反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达效果?
活动二:概念阐述,深化认识
情节突转法是指记叙事件时,顺着一个方向铺陈渲染,把读者的注意力和情感愿望吸引到这个方向发展的一种可能性上去,层层推向高潮;达到顶点时,笔锋陡然一转,通过另一种结局的突然揭晓,掀起波澜。或表现为喜事突然变成悲事,或表现为人物从顺境突然转为逆境,完全出乎人们意料之外;反之亦然。
阅读三篇文章,请同学们探讨体会情节突转有哪些基本的方法?
(1)《在柏林》:[美]奥莱尔
(2)《威胁》:[俄]契诃夫
(3)《最后一片长春藤叶》:[美]欧•亨利
在柏林
奥莱尔
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在一节车厢里,坐着在柏林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虚弱而多病的老妇人。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停顿了一会儿,她又不时重复数起来。两个小姑娘看到这种奇特的举动,指手画脚,不假思索地笑起来。那个后备役老兵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
“一,、二,、三……”神志不清的老妇人重复数着。两个小姑娘再次偷笑起来。这时,那位灰白头发的后备役老兵挺了挺身板,开口了。
“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夫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争中死去的。现在轮到我自己上前线了。在我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
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威胁
契诃夫
有一个贵族老爷的马被盗了。第二天他在所有的报纸上都刊登了这样一个声明:“如果不把马还 给我,那末我就要采取我父亲在这种情况下采取过的非常措施。”威胁生效了。小偷不知道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不过他想着可能是某种特别可怕的惩罚,很害怕, 于是偷偷地把马送还了?能有这样的结局,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