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小题,约3930字。
七年级(上册)·期末阶段综合检测
知识积累与运用
(1~4题,15分)
1.按拼音提示,在下面的方格内填入相应的文字。(要求:用正楷或规范通行的行楷工整书写)(2分)
yī dìng yào bǎ yǔ wén xué hǎo
2.古诗文背诵(8分)
(1) 填写课文原句(4分)
①_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禅院》)
②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③君问归期未有期,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④____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2)按要求填写课文原句(4分)
①朱熹《观书有感》中,运用比喻、拟人手法描写景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杜牧《泊秦淮》中,讽刺唐王朝封建统治者不顾国家安危肆意荒淫享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是电视台上经常出现的公益广告词:
风让树活起来;潮汐让海活起来;灯光让夜活起来;球迷让气氛活起来。
仿照上面的句式,发挥联想,再造两个句子(2分)
①_____让___________活起来。 ②_____让___________活起来。
4.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3分)
有一个音乐家,被判处死刑。在执行死刑的前一天,他在监狱中仍然很有兴致地拉着他的小提琴。
有一个人觉得他这种行为不可理解,忍不住问他:“你明天就要死了,还拉琴做什么呢?”
那个音乐家微笑着说:“明天就要死了,现在不拉,还等什么时候呢?”
上面两种想法,究竟哪一个对呢?简谈你的见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与鉴赏
(5~18题,5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4分)
一字师
郑谷①在袁州,齐己②因携所为③诗往谒焉④。有早梅诗曰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谷笑谓曰:“‘数枝’非早也,不若‘一枝’则佳。”齐己矍然⑤,不觉兼⑥三衣⑦叩地膜拜⑧。自是,士林⑨以谷为齐己一字师。(《五代史补》)
①〔郑谷〕唐朝诗人。②〔齐己〕唐朝和尚,喜好作诗。③〔为〕作。④〔谒焉〕拜见他。谒,拜见。⑤〔矍(jué)然〕惊讶的样子。⑥〔兼〕提起。⑦〔三衣〕和尚的大衣、上衣、内衣合称三衣。⑧〔膜拜〕伏地叩头。⑨〔士林〕读书人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