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1110字)
[模拟题]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①家是一个充满温情的地方,它有时在竹篱茅舍,有时在高屋华堂,
有时在无家可归的人群中,但它永远在我们的心中……
②你我要你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永远会有一个人在等着你,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你在什么地方,反正总会有这样一个人。
“亲情”、“友情”无处不在,父母、兄弟、姐妹之间的亲情,战友、同事、同学之间的友情……组成了人世间一副副感人的画卷。请以“真情”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可以编写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所写内容必须在“真情”的范围之内。
[注意]
1·立意自定。
2·文体自选。
3·题目自拟。
4·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
感情是人对现实世界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人对现实对象产生的一种普遍的丰富而复杂的体验,既有对真善美的颂扬和追求,又有对假恶丑的憎恶与屏弃,同时还有悲伤、快乐、压抑、兴奋等等。正如列宁所说的:“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因而没有感情的人是不存在的。
然而,在物欲弥漫的当今时代,经济大潮的冲击所造成的人与人之间感情淡漠、金钱唯上的社会百态,对中华民族传统的人文理念和美好品德提出了挑战。物欲需求和伦理需求间这种永恒的冲突在现实的生存环境中表现得尤为强烈。为了满足物欲需求而置伦理于不顾所出现的夫妻离异、抛弃父母、朋友反目甚至铤而走险者比比皆是,这些不能不引起人们对将来社会的担忧——缺少真情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人们普遍忧虑的话题。
这一命题就是从贴近时代召唤和学生生存环境的角度出发,引发学生对现实社会的理性思考,在引导他们发现其中的美好情感的同时,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和社会观,进而为弘扬美好的伦理观念和道德精神奠定基础。从立意角度看,以“亲情”、“友情”为内涵的“人间自有真情在”是学生所要做的必然选择,由于本命题没有设置审题障碍,因而为学生提供了非常广泛的想象天地和写作空间,有助于学生昭显其灵气、修养,展露其才华。从文体上说,本命题可以编写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没有限制,只要与话题的内涵有关即可。
例如记叙故事,学生可以选取一个人(包括自己)生活中发生的感人事件进行叙述,同时还可以编写故事,不管是记叙“亲情”还是“友情”关键是体现一个“真”字。
例如发表议论,可以从倡扬美德的角度,对当今社会现状的不正常现象进行抨击,警醒世人,发出召唤;也可以辨证的思路,告诉人们什么是真正的“友情”或“亲情”;或者议论“真情”产生的条件以及“真情”对个人、民族、社会的意义和影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