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月考试卷19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七年级上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11/4 11:16:19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0小题,约4670字。
2005-2006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人教版)
新乐教师进修学校董静
注意:考试时间100分钟,总分120分。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13分)
⒈补全下列诗句。(4分)
⑴海日生残夜,―――――――。(王湾《次北固山下》)
⑵――――――――,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⑶稻花香里说丰年,―――――――――-。(辛弃疾《西江月》)
⑷夕阳西下,―――――――――――――。(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⒉换一种表情动作(如沉默、流泪、哭、笑……),仿写下列语句,字数可略有增减。(3分)
例句:低头,不等于认输,低头有时是对过去的反思,有时就是对未来的筹划。
   ―――――――――――――――――――――――――――――――――。
⒊阅读下面的材料,请你说说美国人和中国人在儿童教育上的不同。(6分)
中国人:小时候,父母先在自己的嘴里把饭嚼烂,再喂进孩子嘴里。稍大后,就一勺子一勺子喂一筷子一筷子喂。经常看到祖母端着碗追着孙子喂饭的情景。吃什么,吃多少,父母说了算,完全不顾孩子的想法。而对孩子吃饭的吃相却毫不在意:咂嘴喝汤;满嘴含饭,边嚼边讲话;剔牙打嗝;……都无关紧要。
美国人:当孩子自己能拿动刀叉起,就开始自己吃饭,弄得满脸满身,家长也不管;稍大后,吃什么,是饥是饱,由孩子自己选择,家长从不过问。如果明明不饱,为了贪玩而挨饿,也是活该。却注重孩子吃饭的吃相,吃饭是很讲究规矩:吃东西嘴巴不能发出响声,不能端起盘子放在嘴边,吃进嘴里的东西不能吐出来,刀叉有响动,就必须向父母道歉。
答:―――――――――――――――――――――――――――――――――――――
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57分)
㈠阅读《论语》回答4-10题的问题。(19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贡问曰:“孔文子可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⒋孔子名――,字―――。我国古代伟大的――――家、――――家。(2分)
⒌给下列加点的汉字注音标调。(2分)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 乎  说:――――
②人不知而不 愠  愠:―――――
③学而不思则 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
④诲人不倦 诲:―――――
⒍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人不知而不 愠。愠:―――――
②学而不思则 罔。罔:―――――
③不耻下问。耻:――――――
④学而不厌。厌:―――――――
⒎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译文:―――――――――――――――――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文:――――――――――――――――――――――
⒏文中的哪句话阐明了“学”和“思”的辩证关系?(2分)
答:――――――――――――――――――――――――――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