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020字。
高考话题作文高分是怎样“练”成的
(发表在《阅读与作文》05第6期)
——专题研究性阅读在高考个性化写作中的实践应用
作者:刘方池
地址:浙江省乐清市白象中学
文章摘要:结合本人近几年来对高考阅读写作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心得和经验,指导学生围绕符合他们个性发展需求所选择的阅读专题展开研究,注重学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不断综合运用于各种写作实践。通过平时写作训练的反复磨合和打造,学生最终在高考写作时运用自如,彰显优秀的个性追求和个性品质。
关键词:阅读、专题、写作、个性、研究性学习、高考、独立、合作
从今年全国第一次试行高考自主命题的11个省市来看,语文试卷的作文部分一律采用话题作文样式,这种连续的广泛的命题认同,表明接下来几年命题的总体趋势仍然以话题作文为主。高考作文命题的基本原则是稳中有变,“限制” 越来越少,“自主”越来越多,以其比较自由、开放的特点深受欢迎。高考作文在发展等级中设立“有创新”的条目,目的通过一个侧面鼓励学生培养创造性思维,或是见解新颖,或是材料新鲜,或是构思精巧,或是推理想象独到等。这些都蕴涵了由学生个性发展而成的“创新”因素,符合了当前的素质教育目标,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要求相吻合。“素质化的核心,实质上就是培养普通高中学生个性才能。个性的发展也是人的发展的基本内容,是人心理活动的最本质的方面。”①在新的教育观念下,高考话题作文与新概念作文相呼应,给学生写作营造了一种宽松的环境,创造了更大的展示个性和表达情感的自我空间。
高考话题作文不再对内容严加限制,看起来选材更容易了,但从另一个角度讲,正因为大家都觉得容易了,要写出不同于别人的东西就更难了。学生要不满足于习见的现象,不满足于习见的材料,平时要留心生活,博览群书,积累素材,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写作资源库。利用高三一学年甚至高中三年的学习时间,通过适合自己个性的阅读来准备高考话题作文,在面的基础上抓住一点作透彻的阅读理解认识,以期从这一点中能想到他人所未想,写作时加以灵活运用,就可能成为富有个性张扬的一把杀手锏。
高中学生的阅读与课程教学直接相关,以语文课堂教学性阅读为主渠道。这种课堂教学性阅读由于各方面有限,阅读范围比较狭窄,学生的潜能未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而本文所论述的专题研究性阅读是运用本人近年在研究性学习方面的教学指导经验,以及结合高考阅读写作的教学心得,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出发点,围绕着某个语文阅读课题而进行有选择、有计划的研究型课外阅读。阅读的主要对象是与教材及其相关的阅读材料,以学生的自主阅读和探索性学习为基础,通过学生亲身阅读研究获取丰富的写作素材。另外通过平时各种写作训练,如随笔、当堂作文训练、语文月考作文以及其它各种摸拟考作文,学生综合地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运用于写作实践,反反复复的积累、摸索、磨合和打造,最终在高考话题作文上应用自如,彰显优秀的个性品质。记得2001年高考,南京考生蒋昕捷在短短的考试时间内写出文采飞扬,激情四射的《赤兔之死》。据他后来说自己平时就对《三国演义》深有研究,对文中的某些章节倒背如流。实际上,他就是专题研究性阅读的受益者。诸如此类有备而来的考生高考满分卷屡屡见诸报刊杂志。
在去年高三教学阶段,我在所教的二个班级组织了“专题研究性阅读和个性化写作”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从高考后学生的反馈信息和成绩分析来看,总体上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现将这种探索模式总结如下。
一、专题研究性阅读在教学方式中的操作流程
1、提出方向,确定专题,强化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作用。
要进行专题研究性阅读,首先要激发学生对专题的自主探究兴趣,成为阅读的真正主人。专题研究性阅读的核心是确定专题,同时是为接下来的个性化写作奠定基础。教师面向学生提出一定的阅读研究范围和方向,指导学生在课堂教学阅读和课外自由阅读中,如课本、读本、课外书籍等,根据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