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中讨论结果呈现方式浅探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理念下讨论教学法中讨论结果呈现方式浅探<br>
215626 江苏张家港市沙洲中学 李俊<br>
内容提要:合作学习是当今盛行于欧美中小学的一种教学理念和模式,讨论教学法是实现合作学习目标的主要途径之一。本文对在此理念下的讨论教学法讨论结果的呈现方式进行了探讨,将其分为分组交流、自由交流、辩论交流和说写结合四种方式,并对各种方式各自的优缺点进行了详尽的论述,以期有利于讨论教学法研究的深入和发展。<br>
关键词:合作学习 教学 讨论法 结果<br>
<br>
合作学习是当今盛行于欧美中小学的一种教学理念和模式,台湾学者黄政杰认为,它“是一种有系统、有结构的教学策略,依据学生能力、性别等因素将学生分配到一个异质小组中,鼓励同学间彼此协助、互相支持,以提高个人的学习效果,并达成团体目标。”(《台湾省国民小学合作学习实验研究》)与主要关注师生活动的传统教学理念相比,合作学习更强调发挥生生互动的积极作用。国内外的研究实践表明,通过有组织的合作性人际交往进行学习,不仅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而且对学生情意的发展和健全也具有重要意义。讨论教学法是实现合作学习目标的主要途径之一。<br>
讨论教学法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为实现某个教学目标或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合作探讨,并因此获取知识,培养能力,交流情感,发展思维的一种教学方法。“其特点在于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创新精神,有利于促进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第1卷第202页,上海教育出版社)<br>
在一般的讨论法教学中,许多老师总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讨论问题的设计、讨论方法的选择、讨论程序的调控以及讨论氛围的创置等方面,而忽视了对讨论结果呈现方式的探讨。在讨论教学中,以上各方面诚然重要,但仅注意到以上方面是不够的,讨论教学的效果如何,最终须落实在讨论结果的呈现方式上;即使以上各个环节完成得比较顺利,如果其结果呈现方式选择不当,也可能使整个讨论活动功亏一篑,或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对讨论结果呈现方式进行研究,有利于更大程度上认识和实现其内在价值。<br>
我认为,讨论教学法中讨论结果呈现方式可分为以下几种。<br>
一、分组交流式 这是合作学习讨论法中最常用的一种结果呈现方式,它是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让每一小组各派一名代表,陈述小组讨论中的最终意见。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以下几种情形:1、各小组在讨论中意见基本趋于一致;2、所讨论的问题难度不大,较易解决。比如,对于诗歌《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性格或该诗主题的认识,小组讨论中较易达成一致,这一类问题大多可采用分组交流式。<br>
分组交流的优点主要是:1、省时高效,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2、能增进小组内的合作;其不足是不能让每一位学生参与最终的交流,可能会淹没一些有见地的观点。<br>
二、自由交流式 它是经过小组讨论后,让每一位学生自由表达自己意见的一种方式。<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