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600个字。
请动人地倾诉一次
江苏省泰州中学附属初中 陈晓兰
摘要: 人文性远重于工具性
挖掘人文内涵才能充分发挥工具作用
写作是快乐的苦痛
为写作主体创设特定的人文环境,提升人文素养
写作主体的心态特别重要
积累真情,在写作中诠释真情是对自己最大的尊重
关键词:责任心、环境、素养、心态、真情、动人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实际生活中,即使再拙于言谈的人,也会有急于表述的冲动,写作是被人需要的,因此,写作具有工具性。但是,写作并不仅仅停留在机械的语言文字的运用上,它更是人的一种思想观念的体现,它重视人的价值,留给人心灵独白一个展示的舞台,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力,让思想在这里萌芽、升华。显然,写作也具有人文性。
虽然写作同时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但二者不能并重,也不能偏废。它就像一枚核桃,坚硬的外壳下裹着不规则的核仁,核仁是主体,但硬壳也不可缺少。我们不必强求核仁外形的整齐划一,只愿不断充实自己,将壳内的空间拓展到最大,这才是成熟饱满的核桃。设若加大外壳的厚度,必然会挤压缩小核仁。写作不也一样么?
写作教学中,我们经常会迎合时代的需要出题,又经常会为了迎合阅卷教师的口味而作写作指导,完全忽视了作文的主体。过于强调文体的特征,过于讲究文段布局的精美,过于追求句式的工整、用词的入眼……不知不觉,文章失去了真情,写作失去了灵魂,写作此时只是将文字组合起来的工具。当然,并不是说写作不要跟上时代,相反,写作要有时代气息,但是,时代气息不应只体现在题目和格式上,而应反映在思想上。
思想是文章的灵魂。写作的人文性应远重于工具性。
学生的思想情感具有阶段性,学生占有真实材料的多少决定了他们对写作需要的大小。占有的材料越丰富,他们就越需要写作;占有材料的方法越灵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