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三个作用力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语文版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10/18 13:26:31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400字)



浅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三个作用力

东莞新星高级中学   李玉龙
   论文提要: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应该着眼于激活学生学习的动机,以“趣”、“奇”、“情”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多读、多说、多写积累语言,学会质疑、辩论,以求创新。还要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进入一种“自能”状态,以达到自主学习。
关键词:激活     内力    外力    合力
切实重视,真正确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进行主动的、积极的、创造性的学习,必须对语文课堂进行科学地自觉地选择和实施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科能力。我认为应该把握好三个作用力:
一、            内力——激活学生学习的动机
所谓内力,即内驱力,心理学称为学习动机,它是驱动人们去完成某件事情,达到某种目的的心理出发点。一般情况下,动机越强,则由动机所支配的行为便越发坚定,且表现出坚忍不拔,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意志。而学生的学习动机往往外露在“兴趣”上。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呢?
1、以“趣”激“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趣味”的事物尤能激发学习兴趣,诱发他们的潜在欲望。例如,在讲授《晏子治东阿》这篇文章的时,我从官场、娱乐场的“潜规则”入手,举出一些趣闻逸事,先让学生认识到一些政坛要人、娱乐大腕是如何心照不宣地掩盖其一己之私的,再回到课文,使学生领会晏子劝谏齐景公的高明之处。以这种方式走进课文,事半功倍。
2、以“新”激“趣”
愈是新鲜、新奇的事物愈能刺激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激活其“兴奋点”。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不难想象,墨守成规,千篇一律的课堂怎能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学习的动机呢?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不断创新,时常给学生带来新鲜感。如何在“新”字上下功夫呢?我认为,导语设计要新颖,教学内容要新鲜,教学手段要新潮。限于篇幅,笔者在此就不展开了。
3、以“情”激“趣”
这里的“情”是指“情绪情感状态”。语文教学中,教学要善于以自身的状态去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自身的投入至关重要。教学名家,哪位不是如此!教师要发掘自己的特长,在课堂上展现自己的特长。生动传神、绘声绘色的表演一定能让课堂成为“动感地带”;幽默和机智的语言一定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而声情并茂的演讲和朗诵一定能震撼学生的灵魂!
4、以“问”激“趣”
“问”的角度要巧,要能突破常规的思路。问题不要太深,让学生望而生畏;不要太泛,让学生信马由缰;问题不要太多,让学生难以取舍……我在教学《失街亭》的时候,只设计了一个问题:马谡的优点有哪些?我告诉学生,不要只是用显微镜看人家的缺点,还要用放大镜看人家的优点。在引导学生自学《变形记》的时候,我设计的问题是:我们曾幻想自己是可爱的小动物,大英雄等,可是,为什么不幻想自己是可怜的家伙,大坏蛋呢?学生带着这个自省性问题去读书,才真正领会到文章的深刻和格里高尔的不幸。
二、外力——引导学生积累、创新
从教育发展的阶段来说,传统语文教学是以“知识为本位”的,这从2000多年前一直延续到上世纪中叶。随着西方心理学的蓬勃发展,教育已走向“人的发展为本位”的阶段。信息产业、知识经济不断地冲击着传统思维。于是“创新”便显得日益迫切,也惟有不断创新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但“创新”是要有基础的,是要在原有的积累上进行的。离开了基础,我们谈到创新便成了空中楼阁。所以,分析两者关系应该是传承与发展的辩证关系。高中语文教学更应重视这一点。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