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6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3/23 8:01:5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2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18题,约9560字,答案扫描。

  考试时间:3月20日9:00-11: 30
  2016年3月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模拟考试
  语    文
  第I卷  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书院起源于唐代的民间书斋和朝廷整理经史典籍的官衙,是介于官学与私学之间的一种文
  化教育组织宋代书院兴盛起来,与理学相结合,奠定了发展的学术基础与学养根基,基本上确
  立了讲学、藏书、祭祀、学田相结合的制度。明代书院的发展进入了成熟的推广阶段,总体上是
  由先进发达地区向边远落后地区推进。清代书院大量普及,形成了从民间乡村书院、家族书院
  到官方支持的省城书院的全网络覆盖规模。近代书院的改革,目的是顺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
  要,强调现代与传统的一眯相承。但在西方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冲击下和自身深刻的危机意识
  的影响下,改革变成了“争毁”。于是,书院改制成了学堂,产生了历史的断裂,传统书院的内在
  精神并未传承下来。
  书院首先要继承传统,要尊重传承文化和创造文化的先哲们。书院又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
  上努力创新。程颐提出“天理”这个新儒学核心概念,打破了千余年来解释儒家经典的范式,具
  有极高的理论创新价值。有了这个基础,朱熹才能成就理学思想集大成的伟绩。传统不仅在于
  传承,也在于创新。没有传承,文化就如无源之水;没有创新,文化就如一潭死水。
  书院能自觉运用传统的反思意识与批判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批判精神孕育于夏
  商周时期,成熟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代。宋代学者们不仅批判秦汉以来的政治,认为从无善
  治,也严厉批判现实科举制度和官学教育,认为纯为利禄而行。这种批判精神与反思意识,正是
  他们不遗余力地创建书院这种新型文化教育组织的驱动力。
  书院办学的另一个宗旨是求“为己”之学,为了成就自己健全完满的人格,这也可以说是书
  院建在山林之间的一个重要原因。书院讲学有严格的程式,书院讲学的程式与规定体现了对文
  化传统的理解与尊重,对创造和传播文化知识的师长的尊重。书院的创建者们又忌讳文化传统
  僵化、书院像官学一样成为赚取功名利禄的工具。书院在先生讲学规范与生徒求学自主之间的
  平衡,使书院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之间形成了良好的循环,因而焕发出无限生命力。
  当前的学校教育学科专业化,学问碎片化,学生只有专业知识,缺少人文关怀,没有很好的
  传道精神。又加上社会发展过速,物质刺激太强,权力诱惑太大,这些都会造成人丧失对自身存
  在的思考,追求知识,拼命学习,结果却完全忘记了自己应该学习什么追求什幺,纯粹变成了“为
  人”、“逐物”的工具,丧失了“为己”的目的。因此,传统书院的传道与为己相统一的办学宗旨,
  对于今天处理好为学做人的关系,仍旧是可以借鉴的。
  (摘编自郑明星《书院传统及其现代意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书院起源于唐代,是在民间书斋和朝廷整理经史典籍的官衙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介于官
  学与私学之间的一种文化教育组织。
  B.书院在宋代与理学相结合而奠定了发展的学术基础和学养根基,基本上确立了讲学、藏
  书、学田等相结合的制度,到明代得到很好的推广。
  C.书院在清代得到了大量普及,有民间组织的乡村书院和家族书院,有官方支持的省城书
  院,从而形成了全网络覆盖的空前的规模。
  D.书院到了近代为了顺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不得不彻底改制成为学堂,从某种意义上说,
  学堂就是书院,但未能继承书院的传统。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程颐打破了千余年来解释儒家经典的传统模式,创造性地提出“天理”这个新儒学核心概
  念,对后来儒学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B.朱熹在程颐的基础上取得了理学思想集大成的伟绩,说明传统文化的发展,只有传承和创
  新相结合,才能做到源远流长而又富有生命力。
  C.宋代的学者们认为,现实科举制度和官学教育就只是教会人们追求功名利禄,所以他们不
  遗余力地创建书院这种新型文化教育组织。
  D.书院在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之间能够形成良好的循环,根本原因在于书院既注重先生讲
  学的程式和规范,也注重生徒求学的独立自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书院教育在强调继承传统的同时,又要求生徒做“为己”之学,即成就自己健全完满的人
  格,因此,书院大都建在远离喧嚣城市的山林之间。
  B.书院讲学的程式与规定体现了对创造和传播文化知识的师长的尊重,这反映了古代师道
  之尊严,从传承和创新来说,师道尊严也有一定的意义。
  C.当前的学校教育学科专业化,学问碎片化,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有专业知识,没有人文荧怀,
  更没有传道精神,远远不如过去的传统书院。
  D.现在的时代,物质刺激太强,权力诱惑太大,使得有些人丧失对自身存在的思考,传统书院
  传道与为己相统一的办学宗旨仍然值得借鉴。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褚无量,字弘度,杭州盐官人。幼授经于沈子正、曹福,刻意坟典。家滨临平湖,有龙出,人
  皆走观,无量尚幼,读书若不闻,众异之。尤精《礼》、司马《史记》。擢明经第,累除国子博士.迁
  司业兼修文馆学士。玄宗为太子,复拜国子司业兼侍读,撰《翼善记》以进,厚被礼答。太子释
  奠国学,令讲经,建端树义,博敏而辩。母丧解,诏州刺吏薛莹吊祭,赐物加等。庐墓左,鹿犯所
  植松柏,无量号诉日:“山林不乏,忍犯吾茔树耶?”自是群鹿驯扰,不复枨触,无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