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500字。
《错误》教学实录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从古典诗词中汲取营养以提高文学修养和创作水准。
2.培养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来感悟诗歌意象,体味诗歌意境。
教学重点:
1.把握思妇词和游子谣等传统题材;
2.赏析郑愁予诗歌的古典美;
教学设想:
结合温庭筠《梦江南》、柳永《八声甘州》、吕本中《采桑子》、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学习来体味古代游子与思妇的幽思愁绪,把握思妇词和游子谣等传统题材,赏析郑愁予诗歌的古典美。最后布置作业,背诵诗歌,并把《错误》改写为如张晓风《不朽的失眠》一般风格的抒情散文。
教学过程:
由吕本中词导入。幻灯片显示吕本中词。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恰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教师吟咏,饱满的感情感染了学生。然后提问。
师问:请根据我们前面学过的词体知识确认这首词的词牌?
生甲答:《采桑子》。
前面学习毛泽东的《采桑子•重阳》时懂得《采桑子》是双调,44字。
上阕四句,7、4、4、7,三平韵;下阕亦四句,7、4、4、7,三平韵。
据此,我推断此词的词牌为《采桑子》。
师问:生甲的判断正确吗?
众生齐答:正确!
师问:生甲的判断及其依据完全正确!下面我们来齐读这首《采桑子》,感悟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众生齐读。
下面继续提问。
师问:哪位同学来解释一下词中的“亏”与“满”两词的意义?
生乙答:满,此指月圆;亏,此指月缺。
师问生乙:那么,“暂满还亏”该如何解释?
生乙答:暂,暂时,暂且;还,仍然,还是。“暂满还亏”是说,暂时的月圆月满终归还是要缺要亏的,好像是说夫妇间的聚少离多。
师问:好!那么词中的“君”是什么意思?
生丙答:君,第二人称代词,你。
师问生丙:那么,词中的“君”,也就是第二人称的“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词中的抒情主人公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生丙答:“君”应该是一个外出的丈夫,词中的抒情主人公相应地应该是一位独守空闺的妻子。
师赞赏:好!
师解读诗歌大意。
月圆之夜,一位少妇却枕愁难眠。啊,原来是丈夫外出,没有和她厮守在一起,不能与她在这江畔高楼共赏这皎洁的明月了。也许已半载了,或者都三年了,他怎么还不回来呢?思夫不得,少妇便生哀怨之心。“正说反说,俱是愁痕。”(钱钟书语)读解词意,大略如此。综上,我们把此词定位为一首闺怨题材的思妇词。
幻灯片显示“思妇词”三字。
师问:在吕本中《采桑子》词中我们感悟了一位独守幽闺思念丈夫的妻子的哀怨和忧伤之情。请学生丁解释“思妇词”中之“思妇”一词为何意?
生丁率尔而对:思念妻子。思妇词就是思念妻子的诗词。
师问:请三思而后答!请结合《采桑子》词意,斟酌自己的回答是否正确?
生丁匆忙否定前案,说:不!不!“思妇”一词在此不是“丈夫思念妻子”而是“妻子思念外出远游的丈夫”的意思。
师点拨:对!在此“思妇”一词,不是动宾短语,而是偏正词组。反映妻子思念外出远游的丈夫的诗词就是“思妇词”。这种“闺怨”题材的思妇词,古典诗词中比比皆是也。今天我们学习的郑愁予的诗歌《错误》是一首新诗,其中也有思妇闺怨的句子。下面我们来齐读全诗。
学生读书,感情饱满,进入了诗歌所描写的情境。学生齐读《错误》。
幻灯片显示郑愁予《错误》
《错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