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语文复习——素材与写作(7份)
- 资源简介:
高考前三个月江苏专用高考语文复习——素材与写作(7份)
素材与写作 第1章 一、教材淘宝.docx
素材与写作 第1章 二、风云人物.docx
素材与写作 第1章 三、名言警句.docx
素材与写作 第2章 二.docx
素材与写作 第2章 三.docx
素材与写作 第2章 四.docx
素材与写作 第2章 一.docx
一、慧眼识得真谛(审题之准)
品佳作,悟出彩理由
文题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两个乡下人外出打工,一个去甲地,一个去乙地。等车时听人议论,甲地人精明,问路都收费;乙地人质朴,见吃不上饭的人,不仅给馒头,还送旧衣服。去甲地的人想,还是乙地好,挣不到钱也饿不死。去乙地的人想,还是甲地好,给人带路都能挣钱,还有什么不能挣钱的?于是他们改变了主意,互换了车票。
去乙地的人发现这里果然好:银行大厅里的水可以白喝,商场里欢迎品尝的点心也可以白吃。
去甲地的人发现这里果然是干什么都可以赚到钱——只要想点办法,再花点力气都可以赚钱。如今他的公司已有150多个打工仔,业务发展到了周边城市。前不久,他去乙地考察市场。在车站,一个捡破烂的人把头伸进软卧车厢向他要一只啤酒瓶。就在递瓶时,两人都愣住了——五年前,他们曾换过一次车票。
佳作
不要让今日安逸霸占明日幸福
两个乡下人外出打工,一个去甲地,一个去乙地。甲地人精明,问路都收费;乙地人质朴,见了吃不上饭的人不仅给馒头,还送旧衣服。去乙地的发现乙地果然好,许多东西可以白吃白喝。去甲地的人发现只要想点办法,再花点力气,干什么都赚钱。当两人再次相遇时,境况却截然不同。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结果呢?是安逸,是奋斗,我想说:不要让今日的安逸霸占明日的幸福。
只享受安逸的生活而无作为,最终会导致人生的覆灭,甚至国家的灭亡。《吴宫遗事》中记载:夫差放勾践回国后,为使参政者知民间疾苦,察天下兵革,筑台于姑苏之左。可高台已起,夫差却只沉浸在恭维赞美之中,安逸的生活消磨了他的锐性,站在九尺高台,连离自己不远的身死国灭也没看到,岂不痛哉?
正如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所说:“一个人为了微妙的享受,必须微妙的受苦。”去甲地的人正是不满足于乙地的安逸,毅然投身于可能面临的苦难,他选择自己奋斗,干出一番事业。著名导演宁浩不到三十岁却身家过亿,他的《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创下了奇迹,但此时的他并不满足,他选择“微妙的受苦”,又拍摄了《无人区》,把自己锻造成一个“不死在山顶上”的人。
汪国真说:“我不去想能否成功,只要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只要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一个不满足于安逸生活的人,不正是有非凡勇气的人吗?史玉柱顽强打拼,商海沉浮,风险对他来说就是莫大的机遇,在他的心中,始终高悬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以此成就商业传奇。
三毛不满足于安逸,选择了漫天的黄沙,但漫天的黄沙如何遮蔽她明朗的双眸?
孟卫东不满足于《新闻联播》开头曲十六秒的成功,然后才有了《同一首歌》的传唱。
周润发从擦车小弟变成影视明星,不正是靠奋斗吗?
“诱惑,不是诱惑于远方,就是诱惑于梦想。”但朋友,永远不要为安逸诱惑。
请铭记:“不要让今日之安逸霸占明日之幸福!”
出彩理由 这是一篇出彩的考场作文。首先,审题精准,文题既是标题也是论点。开篇概引材料,然后一个问句“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结果呢?”由果溯因,准确立意:不要让今日安逸霸占明日幸福。论述部分,材料丰富且鲜活饱满,让我们很为作者的视野和博识而喝彩。结尾再点题,回应开篇,简洁明快。
通技法,走高分路径
一、新材料作文审题“五法”
1.关键把握法
审题立意,贵在既有深度又有高度,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善于抓住材料中的
……
二、风云人物
§1 金刻羽
金刻羽——走在学术之路上的科班女神
1983年,金刻羽出生了。她的父亲金立群,现亚行副行长,给女儿起名金刻羽,来源于宋玉的《对楚王问》:引商刻羽,杂以流。金刻羽还在人大附中念初中时就开始通读莎士比亚原著。14岁时以纽约哈瑞斯曼高中总分第一的成绩毕业,获得哈佛大学全额奖学金。
她只用两年的时间就修完了哈佛所有的本科课程,25岁时获得了经济学博士学位。一篇13年前介绍在美国名校的中国留学生的文章,曾这样描述金刻羽:“午后明媚的阳光照耀在静静的查尔斯河上。在一种难得的静谧中,金刻羽坐在她河畔学生宿舍休息室里,向我讲述着她的故事。房间的一角摆放着一架立式钢琴,那是她最喜欢的乐器,有空的时候总要弹上几只曲子。看得出来,就像享受这秋日的宁静和她心爱的音乐一样,金刻羽正在尽情地享受着哈佛的一切。”这篇采访的记者,对金刻羽的评价非常高,认为她是“我采访过的哈佛的中国本科生中,最为奇特的一个”。
热点预测
读了上面这则材料,你有什么感悟和联想?请根据自己的感受,从下面所给的话题中任选1个,写一段200字左右的片段。
(1)出身论 (2)执着
答:
§2 马拉拉
马拉拉——史上最年轻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
马拉拉•优素福•扎伊,1997年7月12日出生,是巴基斯坦的一名学生,以争取妇女接受教育的权利而闻名。因致力于斯瓦特地区和平而备受赞誉。虽然塔利班禁止斯瓦特地区女性接受教育,但是马拉拉不仅继续学业,还致函外媒,为巴基斯坦妇女和儿童争取权益。
2012年10月9日,马拉拉乘校车回家时遭到枪击,伤势严重,经过治疗,于2013年1月4日出院,并在英国伯明翰就近入学埃德巴斯通女子高中。
2011年12月,马拉拉被巴基斯坦政府授予“国家青年和平奖”,并成为这一奖项的首位得主,曾获得2013年诺贝尔和平奖提名,是该奖项史上最年轻的候选人。
2014年10月10日,因“为受剥削的儿童及年轻人、为所有孩子的受教育的权利抗争”,与凯拉什•萨蒂亚尔希共同获得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成为该奖项最年轻的得主。
热点预测
读了上面这则材料,你有什么感悟和联想?请根据自己的感受,从下面所给的话题中任选1个,写一段200字左右的片段。
(1)英雄少年 (2)追求 (3)勇敢 (4)呐喊
答:
§3 岳云鹏
岳云鹏——戏比天大
在羊年春晚舞台上,相声《我忍不了》无疑是语言类节目的最大亮点。郭德纲弟子岳云鹏略显世俗却又不失时代幽默的风格,受到了不少观众的热捧。这位年仅26岁的小伙子,随之进入了全国观众的视野。或许谁也不会想到,在光鲜名誉的背后,这个从苦水里成长的年轻人经历了多少磨难。
与他有关的一件事,最近在网上流传很广。不久前,在德云社欧洲巡演德国站的告别仪式上,众演员登台告别,郭德纲特地将岳云鹏引到前面,并向现场观众解释说,在演出前一天,岳云鹏接到了父亲突然离世的消息,但为不耽误演出,他坚持演完了整场节目。郭德纲感叹说,爱徒岳云鹏对得起“艺德”两个字。
现场观众得知这一消息后,高呼岳云鹏的名字,并以长达一分多钟的掌声,表达敬意。岳云鹏不断低头拭泪,他说:“上场之前我一直在调整情绪,因为观众买票是来看演出的,我们必须让大家看到演员开心的一面。我一直在想,哪怕有一个观众是冲着岳云鹏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