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说话训练为手段,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例谈
- 资源简介:
约5980字。
以说话训练为手段,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例谈铜梁县巴川中学 李永红语文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和培养,关键在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特别是在听说读写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应当成为创新能力培养的最重要途径。
对中学生而言,培养说话能力甚为关键且非常必要。科学而有序地开展说话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还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特别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创新思维的主要特征是思维具有发散性、逆向性、想象具有创新性。为培养学生具有发散、逆向、想象的创新思维能力,笔者曾设计过在说话训练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实施方案,并利用说话训练课和每节语文课开始的五分钟时间,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反复训练,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一、发散思维的训练
发散思维的特征表现为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
l.“流畅性”训练方案
第一步(第一天):布置学生进述《女主持人摔倒后应急》的故事,引出思维流畅性概念,并进行思维流畅性训练。
(1)故事讲述:
一次,一位女主持人走上舞台时,不小心被什么东西绊倒了,观众长上立即传出一阵哄笑。
怎么办?这位女主持人的头脑中立即闪出一连串应急方法:躺着不动,假装晕倒;爬起来,退到后台,请求换一位主持人;退到后台,定一定神再说;站起来,向观众道歉;站起来,向观众解释摔倒的原因;站起来,当作什么事也没发生,按原定方案继续主持节目;站起来,想个应急的办法,变坏事为好事,然后继续主持节目……最后,这位主持人采用的应急办法是:站起来,面对观众,大声说道:“我刚才是为热心的观众而倾倒!”观众席上的哄笑立即为掌声所代替。
(2)简要分析,引出概念
女主持人反应敏捷,在较短时间想出了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案,表现出极好的应变能力,这是思维流畅性好的表现。思维流畅性,是指针对问题从不同角度在短时间内反应迅速而多向的思维特征,也指扩散的数量。
(3)训练:请列举“回形针”的用途,越多表明越流畅。
第二步(第二天):以《妈妈,我想对你说》为题,提示说的角度,由学生补充,训练思维的流畅性。
说什么:(痛苦、快乐、成功、失败……)
说谁:(说“我”,说“妈妈”,说“爸妈关系”……)
怎样说:(直说,委婉说,充满激情说,满腹怨恨说,散文化地说,对话式地说……)
谁说:(小时的“我”,“中学”的“我”,下岗的“我”,嗜赌成性的“我”,垂垂老矣的“我”……)
第三步(第三、四、五天)分别由我找一个同学从第二天的角度中选一个小角度进行流畅性训练。
如:以说“我的痛苦”为角度,进行思维流畅性训练:饮食,住校生活,学业繁重、交友困难、被老师批评、基础差学习吃力、父母关系总不和吵吵闹闹……
2培养“变通性”示例
思维的变通性,又称灵活性,是指思路开阔,善于根据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迅速地从一个思路跳到另一个思路,从一种意境进入另一种意境,从多角度、多方位地探索、解决问题。
A、指定学生说话引例:
一次,俄国著名生物学教授格瓦列夫正在上课,忽然、有个学生故意捣乱,学起公鸡的啼叫,顿时、教室中哄堂大奖;可格瓦列夫教授却不动声色地看一了下自己的怀表,说到:“我的这只表误时了,没想到现在已是凌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