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300字。
《雨巷》课堂实录
焦作十一中 耿英娟
[个人简历]:
耿英娟,女,24岁,本科学历,中学二级教师,现执教于焦作市第十一中学。任教以来,刻苦钻研教学规律,掌握教学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修养。多次在市、校举行的创新课和说课比赛中获奖。《项链》一课的教学实录及论文,获市“科研兴教”二等奖;《孔雀东南飞》说课,获校一等奖等。
[教育理念]:解放学生的手,让学生动手做;
解放学生的口,让学生开口说;
解放学生的思想,让学生用心想。
[设计说明]:本文是高一新教材诗歌单元的一篇背诵篇目。这一阶段重在培养学生初步欣赏现代诗歌作品的能力。此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从而培养良好的读诗趣味。根据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启发—探究式教学,多媒体直观教学,讨论法,分析法,总结法组织课堂教学活动。
[教学目标]:
1、 培养读诗的趣味;
2、 运用诵读、品味、联想感悟的方法鉴赏诗歌;
3、 培养阅读感悟意识。
[教学设计]:
一、导语:
精美的诗篇是轻盈的蝴蝶飞跃万年的光阴,轻叩我们的心扉;是圣洁忧郁的丁香飘过无边的烟雨,任我们惆怅;是女孩溪水荡漾的歌声,玫瑰样的身影,牵引我们的思绪轻曼地飞扬。今天,我们将学习这样一首优美的抒情诗——戴望舒的《雨巷》。
(板书)
二、作者简介: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作者,多媒体显示)
戴望舒,浙江杭州人,中国现代派代表诗人。成名于三十年代。是继徐志摩之后,我国现代诗坛上又一颗璀璨的明星。动荡的年代,个人的遭遇,使他在诗歌创作上经历了一个从歌咏个人悲欢离合到表现爱国情感、民族气节的发展过程。主要的诗集有《我底记忆》《望舒草》《灾难的岁月》。其中,《望舒草》标志着作者艺术性的完成,《灾难的岁月》标志着作者思想性的提高。代表诗作,前期有《雨巷》,后期有《我用残损的手掌》。
三、诵读:
师:我们都知道,鉴赏诗歌有“读、品、悟”三个环节。(板书)
师:诵读是我们鉴赏诗歌时的一个必要的环节,也是首要的环节。通过诵读我们可以更充分地体会诗歌的意境美和音韵美。下面,我们来欣赏本诗的配画朗诵。(多媒体显示FLASH,学生欣赏)
师:随着那深情的诗句、舒缓的音符、沉郁的音调,我们的思绪似乎也飞到了江南悠深、寂寥的雨巷之中,充满了忧伤与哀怨。下面请大家带着这种情感自由诵读全诗。
(生读)
师:对全诗的情感和意韵,通过听我们有了整体的感受,通过读我们有了更深切的体会,下面我们找两们同学来配乐朗诵本诗。
生(李萌):配乐诵读
师:音节舒缓,很有韵味,只有这种舒缓的节奏才配得本诗那不尽的忧伤。
我们再找一位男同学来读,看能不能让我们以为是戴望舒。
生(李启洋):配乐诵读
众生鼓掌叫好。
师:情感把握到位,颇似戴望舒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