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空中楼阁》教案4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一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9/30 17:11:41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8000字)
6、我的空中楼阁(教案)
安徽舒城晓天中学:方春生
教学目的: 
     1、在景物描写中用两相对应的方法表现景物特点。 
     2、了解“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体味作者对大自然、对自由生活、对独立人格的向往,唤起学生对积极而坚实、乐观而执著的人生追求。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 
2、难点:品味文章清新淡雅的语言,学习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词语注释: 
俯仰天地: 随宜应付一切。 
游目骋(chěng)怀: 放眼观看, 使人开怀。 
绚烂: 灿烂。 
柔静: 柔和恬静。 
宁谧(mì): 安宁、安静。 
缥缈: 形容隐隐约约, 若有若无, 也作飘渺。
导语 :
在每一个人的心里都会有一间小屋,它可能在山上,可能在林间,也可能在海边;可能是放飞的小鸟,可能是天边的云彩,也可能是海洋中的半个夕阳……那是回家的感觉,是回到自然的梦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台湾作家李乐薇的小屋,看看她的小屋是怎样的。(板书:我的空中楼阁   李乐薇)
作者简介: 
李乐薇(1930~ )江苏省南京市人。早年肄业于上海大夏大学,后一直在台湾从事文化教育工作。是台湾当代散文作家。她的散文作品,文笔清丽脱俗,语言优美动人,风格柔和、温婉、含蓄,善于借助富有物质感的形象来表现无形的主观意念,刻意于意象的经营,能够运用有声、有光、有色、有味、有形的物象幻化暗示出微妙的“自我的情绪”,透露着浓郁的现代派艺术信息。 
解题: 
文章题目一语双关: 既指“我”家居的“小屋”建于山上,在烟雾迷朦中,犹如耸入天际的楼阁,又指幻景中的“空中楼阁”,理想中“独立”、“安静”的生活环境。从全文看,这小屋应是虚构的。作者特意让小屋踞于“高高的山坡”上,强调“山路和山坡不便行车”,暗含远离“人境”,“不闻车马暄”之意;文章的最后,作者又特意强调“这空中楼阁占了地利之便,可以省去许多室内设计和其他装饰”,不必养鸟,无需挂画总之,不要人为的“文明”,只要“自然”,表明了作者对超然物外的“独立的、安静的”生活的向往。
文章前一部分重在自然景物的真实描写,尽管有着丰富的联想、想像,但写的是实实在在的山、树、房屋的形势、情姿。后一部分则重在人对自然景物的感受。明明是极小的“袖珍型”花园,有限的围墙,而“我”却因有无限的“领空”,而陶醉;明明是“高高的山坡”,崎岖的“山路”,“我”却把它称做“幸福的阶梯”“空中走廊”。文章最后点题,写“小屋迷于雾失楼台的情景中,它不再是清晰的小屋,而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读到这里,我们会恍然大悟,其实作者所写的小屋是虚构的,只是作者心目中理想的生活居所,是作者向往的自由生活所在。
放录音,整体感知
 后指定两名学生分节朗读课文。提示:文章的感情基调是明快、乐观的,要带着欢快的感情,读出明快、跳荡的节奏来。对文中倾注了作者情感的句子,诵读时要加重语气,要读出语言的神韵,读出作者的陶醉感。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