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日》内容分析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素材 / 七年级文字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5/11/22 19:09:5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350个字。

  作者简介
  沈从文(1902--1988),中国作家。原名岳焕,湖南凤凰人。苗族人。小学毕业,大学教授,完全是自学成才。代表作《边城》、《长河》,散文集《湘行散记》等。
  (一)语境说明
  1.写作背景
  选自沈从文的代表作《边城》
  2.端午节的由来
  屈原是我国战国时期的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楚国灭亡后,他满怀悲愤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这一天正是五月初五。沿江的百姓不忍屈原尸体被蛟龙吞食,便包粽子投入江中,造龙舟争相竞捞,并鸣锣擂鼓驱赶蛟龙。经过漫长的岁月,这些也便成了一种习俗被流传下来了。
  (二)线索和结构研究
  1.行文线索
  全文总体上按时间顺序来写。先写上午11点钟左右人们吃过午饭出城看划船,再写赛船过后看追赶鸭子,最后交代这两种竞赛“直到天晚方能完事”;描写看划船,先写赛前准备工作,再写划船赛手的选配和协力,继写龙舟竞渡时观众的呐喊助威,最后写优胜者领赏时的风光;写赛前准备,先倒叙小伙子们“数天以前”在潭中练习进退之事,再插叙赛船“平常时节”的搁放地点,“要用它时,才拖下水去”。这样安排,文路清晰,渐次展开,既突现了重点场景,又给人留下整体印象。
  2.文章结构
  第一层:(端午日......看热闹)写人们在河边观看赛龙舟。
  第二层:(划船的事......种种情形)写赛前准备、赛手配置以及赛事盛况。
  第三层:(凡是到最后)领赏庆贺。
  课文的主体部分在文章的第1段,它描述全茶峒人在端午日这天,争相到长潭观看赛龙舟的欢乐场景。在这个重点部分,作者主要写了河边看划船、河上赛龙船和胜利者领赏三个场面。这三个场面又是按照赛龙舟从开始到结束的时间顺序来记叙的,显得脉络清楚,条理分明。其中:
  第一个场面,写全茶峒人到河边观看划船。在简单交代了当地端午日的习俗后,介绍了划船的地段和终点,为下文写赛龙舟作了铺垫。“莫不穿了新衣”一句,看似随意一笔,实则显示了人们对赛龙舟的看重,突出了过节的喜庆和欢乐。“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民风淳朴,并带有几分神秘色彩,显得虎虎有生气。“上午11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真有点儿迫不及待了。“莫不倒锁了门”,表示全家出动,家家如此。“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当官的、当地有身份的人也不例外。真正达到了“万人空巷”的程度。三个“莫不”相当有分量,充分体现了端午日赛龙舟这个传统活动在人们心目中的分量。整个这一段都在为下文写赛龙舟的热闹场面蓄势,让读者从中读到了人们喜悦的心情。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