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5道题,约4900个字。
 2004-2005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
 初 二 语 文 试 卷    
            (本卷满分13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005年5月29日 
 一、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共26分)
 1、根据课文默写。(10分)
 ①春蚕到死丝方尽, 				 。
 ② 				,草色遥看近却无。
 ③ 				 ,自缘身在最高层。
 ④醉里吴音相媚好, 				 ?
 	⑤ 				 ,病树前头万木春。		
 ⑥ 				 ,自将磨洗认前朝。
 ⑦人生自古谁无死? 				 。
 ⑧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
 ⑨沙尘肆虐下,人们对蓝天碧水、茂林修竹的珍爱愈加强烈。你心中理想的自然环境是怎样的?请借用古诗文中的名句来表达,写出连续的两句:
  							, 							。
 2、在括号里填写汉字或拼音。(2分)
 和xù(    )	dǔ(	)信	干涸(    )	哂(    )笑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①俟其欣悦 			 	②走送之			
 ③皆被绮绣 			 	④腰白玉之环 			
 4、对《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上阕写词人把酒问月,萌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想,而天上的高寒又使他转向对人间的喜爱。
 B、下阕写词人望月怀人,转为对离人的祝福。在词人眼里,月圆、人团圆是一种自然常理。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明情意的相通不受时空阻隔,这是对一切经历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祝福。
 D、全词以“明月”贯穿,咏月兼怀亲人,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5、下面各句话,说得比较得体的一项是(	)(2分)
 A、“请您来做报告,想必您会感到荣幸!”
 B、“我很想参加你们的活动,可今晚实在没工夫,太抱歉了!”
 C、“宴会就要开始了,该来的怎么还不来?大家别着急,先等等。”
 D、“老大爷,你别这么磨磨蹭蹭的,行不行?”
 6、写出下句的主干。(2分)
 	号称千年不死的胡杨林啊,在忍受了20余年的干渴后终于变成了干枯的“木乃伊”。
 	主干: 														
 7、根据下面划线句子的特点,再续写两句(4分)
 	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可以使我们获得很多有益的启示,充实我们的生活。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领略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能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读《西游记》, 				      	       ;读《名人传》,